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23)日在回應議員羅彩燕所提出有關停車位問題時表示,現時本澳剛好足夠12萬部私家車使用,而在停車場內電單車車位以及重型車輛的停車位使用率十分低,「起咗但係無人泊」。 羅立⋯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在立法會施政辯論上表示,政府擬制訂行政法規,規範公共道路工程施工,並考慮對工程質量和工期控制不佳的承建商處以罰款。但張永春沒有詳述罰款細則。 多名議員關注重覆掘路浪費公帑造成⋯
間選議員葉兆佳指出,本澳引入天然氣多年,但仍未有加氣站,建議政府建設天然氣公共加氣站。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天然氣加氣站地點選址固然是個問題,合同中沒列明加氣站,而是列入合同的附件,認為「有⋯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由於欠缺規劃,沒有共用管道,加上設施陳舊,工程建設多,所以澳門道路開挖的工程也多,而道路重複開挖的問題影響交通,影響經商,影響市容,令市民多有怨言,已經成為困擾社會的問⋯
傳說中,一個名為「蓮花寶地」的小村落,地下埋藏著許多珍貴的、未知的寶藏。世界各地不同的探險家都慕名而來,為著這大批的寶藏不斷掘地,日掘夜掘,經歷多年的努力後寶藏終於掘出來了⋯⋯ 而現實中,這個被⋯
道路工程「重覆開挖」老問題一直困擾著市民,面對審計署以及社會的批評,政府過去曾經出過多招宣稱可優化道路工程的協調及管理,但成效就備受質疑。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道路工程所出現的種種問題⋯
截至去年年底,全澳共有24.1萬架機動車輛。每在上下班繁忙時間,各條主幹道例必出現塞車的情況。面對如此龐大的車流量,路面不堪負荷出現破損,大大小小的坑洞不只影響道路外觀及駕駛舒適度,更會對駕駛者⋯
社會對於無之無日的道路工程早就怨聲載道,而近期更令居民不滿的,莫過於交通事務局在工程過後,以「擴闊道路及行人路」為由刪減路邊泊車位。城規會委員陳德勝就對於政府的做法表示失望,形容這種做法是「救了⋯
道路舖完又掘,掘完又舖,已成本澳的「風土病」。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認為,掘路是必然的,即使是最先進的德國都會有道路工程,但是本澳道路工程的頻率卻較其他地區為高,「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掘路頻率⋯
每當談到道路工程,居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多會是塞車、巴士改道、噪音、空氣污染等問題,掘路已成本澳的「風土病」,面對愈來愈多的道路工程,社會不少意見質疑,主責道路工程管理及協調的民政總署,在這方面的⋯
立法議員梁孫旭提出書面質詢認為,本澳道路經常出現裂痕和凹凸不平,相信與車輛數量,尤其重型車輛增多有關,加上大型工程遍地開花,種種因素加重路面損耗,現有路面質量標準及監管機制落後於現實需要。他要求⋯
今日是新馬路排水系統工程展開以來的首個工作日,早上新馬路及附近數條主幹道的交通情況大致暢順,交通警員在多個路口維持秩序,而三間巴士公司亦加派職員到受影響的巴士站協助居民轉往其他巴士站搭車。但據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