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列入本澳文化遺產的加思欄古城牆倒塌事故,事件發生超過一星期,目前尚未官員被問責,工務局的事故報告仍未推出,當局已率先「自毀城牆」。時事評論員黃東表示,目前澳門十七世紀的文物已所餘無幾,加思欄古⋯
香港《蘋果日報》(下稱︰《蘋果》)於上週四出版最後一期報紙,隨後多間媒體都紛紛封口、下架、離港。時事評論員黃東表示,香港自2019年反修例運動之後,當局打壓新聞自由的情況已經嚴重惡化,「但想不到⋯
今(22)早,路氹城銀河四期地盤內,有工人在工程期間發現一根炮管。報警處理後,司警及文化局都有派員到場協助。文化局回覆《論盡》查詢時指,在銀河地盤發現之炮管,經測量後確認其長度為1.45米,其他⋯
初級法院今日續審保利達洋行控告《訊報》誹謗案。法庭傳召四名證人作證,包括立法議區錦新及時事評論員黃東。其中三名證人均認為,李江所寫關於「海一居事件」的文章不存在侮辱,只是以事論事,提出個人見解⋯
《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建議引入「虛構社會預警罪」懲處民防期間的造謠、散佈謠言者,引起社會極大爭議。時事評論員黃東認為,風災期間謠言不斷的原因在官方訊息滯後及不準確,最佳抵禦謠言的方式,其實是要政⋯
的士制度法案建議,將來的士牌照採用公司制,但特首可以豁免公開競投。時事評論員黃東說表示︰「批地,放高等等,澳門關於豁免的歷史,無邊一次係好嘢。」他擔心有關機制好有可能造成壟斷危機,將來整個的士行⋯
民署現正就《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及《小販管理制度法》進行公開諮詢。諮詢文本建議,規範檔攤經營時間,新經營者毋須親自經營攤檔,引起業界不滿,有意見擔心日後引入財團進駐街市會造成壟斷等問題。時事評論⋯
政府早前突然宣佈修改《集會權及示威權法》,日後改告知治安警而毋須再找民署,惹起收緊集會示威的疑慮。時事評論員黃東對修法感到悲觀,他指,警權不斷擴大,民間監督力量不足,公民權利肯定受⋯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諮詢文本被社會批評粗疏空洞,時事評論員黃東批評,這與政府一貫以來的諮詢手法相同,「為諮詢而諮詢」,只要程序正義,而不要實際意義,「哪怕是假諮詢又如何?」他認為,澳門⋯
時事評論員黃東則以「爛」形容2017年的政情。他以2017年審計報告揭示的掘路工程為例,指澳門道路「遍地開花」,影響全城,「用『爛』可以概括。政情亦是如此。」 黃東表示,2017年,印象特別深刻⋯
立法議員蘇嘉豪認為,澳門和內地若果實行駕照互認,勢必增加澳門的交通負荷,由於兩地的駕駛文化不同,亦會令道路安全風險提升。他指出,當局只有一句相信駕照互認不會令本澳交通意外大幅增加,卻未能提及具說⋯
政府有意再推與內地駕照互認,引起坊間不少憂慮和批評。交諮會前委員黃東批評,對於市民的憂慮,政府的回應力度都不盡人意,連基本的理據和數據都無法交代清楚,市民的憂慮並非多餘。他亦擔心有關政策出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