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
25歲前科男涉再次性侵女童被捕 2021年05月22日|文:論盡採訪組

一名有對兒童性侵前科的本澳男子,日前涉嫌再次誘騙性侵未成年少女。案中事主在社工及家人陪同下到醫院求診,司警接醫院通知介入調查,昨日於嫌犯黑沙環區住處將其截獲。警方以對「兒童之性侵犯」罪對其落案起⋯

17歲補習社男導師涉性侵4名女童被捕 2020年10月25日|文:論盡採訪組

北區一名17歲補習社男導師兼職不足一個月,涉嫌性侵4名由其負責教導的小學女生而被司警拘捕,該名男導師於調查期間承認犯案,將被控對兒童性侵犯移送檢察院。 司警表示,事發在本(10)月22日,北區一⋯

縱觀本澳執行《兒童權利公約》的情況,其中在落實兒童生存權及保護權上已有較好的實踐,至於發展權及參與權方面,則顯見不足,尤其是在參與權方面,包括政府和社會似乎連基本的認知都尚未清晰,更遑論有國際社會的先進做法。(Original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兒童,有權嗎?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者言

每當談及兒童的議題,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關注點大都是在於如何令到兒童受到保護。就如去年立法會通過政府提出修改《刑法典》中有關性犯罪的條文,其中不少條款是更嚴格規範涉及對未成年人的性罪行,以進一步⋯

社會應讓兒童有意識,讓他們知道兒童也是可以發表意見,而大人亦會願意聽他們的意見,「現在的情況是,他們還未意識到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仍然在起步階段,推動兒童權利方面仍要加倍努力。」 。
生存、受保護、發展、參與 檢視《兒童權利公約》執行情況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

都在說兒童是人類花朵,未來澳門的棟樑,然則,如何讓這些花朵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以至將來成為有質素的公民,這是值得社會和政府關注的議題。顯然,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四大核心要旨,包括兒童享有生⋯

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主任李文靜。
避免對兒童二次傷害 李文靜:應以兒童最大利益為考量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

面對懷疑性侵事件發生時,作為照顧者,家長、學校應如何處理得更好?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主任李文靜認為,在保護兒童的工作上,無論是哪個政府部門,都應以小朋友的最大利益、安全為考量,過程中亦應尊⋯

教育學者黃素君。
預防性侵應由照顧者教育做起 黃素君:性教育不應只流於表面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

在魯彌士主教幼稚園懷疑性侵案,家長對於校方處理的做法普遍感到不滿。教育學者黃素君認為,今次懷疑幼稚園性侵案,引伸出需關注本澳處理性騷擾及性侵事件的問題。 黃素君指出,本澳在預防性騷擾的工作上亦較⋯

幼稚園懷疑性侵案,讓社會重新反思兒童保護問題,當中,究竟現時本澳法律制度上對在兒童是否足夠呢?
法律界人士:兒童有法保護 但有進步空間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

幼稚園懷疑性侵案,讓社會重新反思兒童保護問題,當中,究竟現時本澳法律制度上對在兒童是否足夠呢?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本澳屬於大陸法系、成文法地區,所有法律條文都是由人去編製出來,「人是活生生的,而法⋯

退休社工學者蘇文欣。
被性侵幼童報案後現二次傷害 蘇文欣:須建立互信關係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

就魯彌士主教幼稚園發生懷疑性侵案,有家長反映,帶小朋友到司警局報案後,發現小朋友出現焦慮、不安的情況。而司警回應稱會安排小朋友在一個環境舒適的房間,並安排2名受過小朋友詢問技巧培訓的女偵查員進行⋯

社工學者何穎賢
社工學者:通報機制有問題 鄰埠跨專業會議值得仿效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

教青局局長老栢生早前回應幼稚園懷疑性侵事件表示,當校方發現性侵、虐兒等事件發生時,必須強制通報。但是在今次事件當中,當校方收到家長投訴指自己的孩子懷疑被人性侵時,不但未有按機制即時通報,之後更以⋯

繪本《必須說出的秘密》。
「一場兒童性侵經驗如何改變我的人生?」 澳門家長的性別共癒與共育 2018年06月25日|文:川井深一

在幼稚園幼兒疑似遭性侵案件爆發之後,井井三一繪本書屋聚集了幾位共學家長,大家幾乎徹夜不眠,展開了「大型研討式對談」,像是不斷延伸的樹木枝幹,從孩童性覺與欲望的對待、移工情慾空間的討論、性別框架裡⋯

本地藝團「足跡」邀請台灣「野孩子肢體劇場」將親子默劇《叩!叩!死神》帶到澳門。
兒童劇談「死」不殘忍 莫兆忠:大人為何要避忌? 2017年04月19日|文:路家

「其實哭是一種情感。」本地藝團「足跡」負責人莫兆忠平靜道來。對於跟孩子說「死亡」這回事,他亦不認為很殘忍,「每一次我們都不是要教小朋友學會甚麼,而是讓大人與小孩透過劇場,一起學習面對問題。」 今⋯

語言練習
發現新兒童──蒙特梭利教學相長的歷程 2016年03月29日|文:Uncle Bruce

七年前與太太雙雙辭退了中學教職,帶同一歲的大兒子遠赴英國進修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離開安舒的生活重新踏上改變生命的學習之路,現在,第二個孩子剛滿三歲,我倆都成為具有國際蒙特梭利專業認證的導師,開設⋯

養育是福份也是緣份 2014年07月18日|文:春蘭

阿展與妻子都從事社會工作,兩人結婚九年未育有兒女。夫妻一直有心願透過教育下一代傳遞生命的意義,在青年人的工作上也深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去年七月,夫婦成功收養了一名四歲的小朋友,現在三人一起生活已⋯

收養制度應適時檢討 2014年07月18日|文:作光

在本澳作出收養申請申請人必須將收養意圖先以書面方式告知社工局,經過多番手續並通過司法程序才能完成申請,收養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民法典》及《未成年人司法管轄範圍內的教育制度和社會保護制度》,當中是否⋯

「社署比我想象中考慮得更周詳」──一個在香港當養父的個案 2014年07月18日|文:黑潮/採訪:黑黑

「配對領養家庭及待領養兒童前,香港社會福利署(下稱「社署」)都不會讓家庭立即小朋友見面,而是會先讓家庭考慮那小童的一些基本情況,例如他在甚麼情況下被棄養、身體狀況如何等等。領養家庭原則上接受了⋯

社工局回覆論盡媒體查詢收養事宜 2014年07月18日|文:社工局回覆

1)澳門自何時開始開展領養服務?當時的社會普遍對領養接受程度和風氣如何? 社會工作局前身為 1938 年創辦的公共慈善救濟總會,具監管收容孤兒及棄嬰的職能,其後根據 1999 年 6 月 2⋯

也來談談台灣家暴法: 施與受的啟示 2013年09月9日|文:陳一毫

文﹑圖: 陳一毫 「自家事不須外人管」,是華人社會的普遍心態。加上以「父權思想」長期主導社會,透過「家庭」傳播,一代傳一代,一個單位傳到另一個單位,一個體制傳到另一體制,以致現時的家庭暴力事件中⋯

未曾停止的兒童奴役──讀《我八歲,我在可可田工作》 2013年07月15日|文:川井深一

我的身體多少有些農藥和塑膠,細胞必也曾經如鐵,有著被打磨的記憶。但包藏最多的,還是各種染色劑、介面活性劑。我可以漠然忽視,它們不過是曾經歷童工遭遇的上代人小史:50年代台灣,一個名為鳳子的小女孩⋯

黑沙環公園:人多,遊樂設施髒汙率高,周邊環境垃圾太多。
公園用家這樣說 2013年01月18日|文:藝文

澳門有哪些好玩的公園?又有什麼不足之處?我們特別訪問了一些「用家」(爸爸媽媽們),就平常會去的公園作出點評,提出心中的構想,希望這個城市能有更多讓小朋友玩得高興的公園! 羲羲和羊羊的媽媽: 羲羲⋯

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
孤猿之笑──一位母親讀《失去山林的孩子》對澳門兒童自然教育的思考 2013年01月18日|文:川井深一

黑熊開始會說話。最近常自己對著圖鑑呼喚動物的名:「阿痾」、「頭鳥」、「屙蟻」 (老虎、鴕鳥、鱷魚)……週末,帶著黑熊到石排灣,實證一下所有的夥伴:他「鴨鴨鴨」地喊著火烈鳥,看來是認錯了。在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