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道,曾於 2010 年 8 月 27日開始到 2022 年 5 月27日在每周在《訊報》同步刊出,現為不定期專題。
藝術治療在歐美國家是平常事,但在澳門有不少人仍感到陌生,甚至會以為「戲劇治療」是治療演員,「音樂治療」也不過是唱唱歌。本地戲劇治療師Jojo和音樂治療師Christal都指出,藝術可以是推動接受⋯
「以前我們正規地去教病人鍛鍊自己的肺功能,是教呼吸,比較機械式,你叫老人家經常這樣,他自然沒興趣。用一種唱歌的方法教他呼吸,這方法是新的,外國也有這樣做,較生動,也較有趣味,不知不覺就練了氣。⋯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在澳門適用,本地多個社服團體亦一直致力推動。但至今社會仍有很多刻版印象,例如覺得智障或肢體殘障兒童「能照顧自己就好」、「能維持生計就好」,培養興趣、藝術發展等等都屬較次要⋯
社會信用評價體系近期在本澳社會討論得十分火熱,事實上,早在這個體系在中國大陸推出時,就已引起國際間的關注及質疑,認為此舉將會嚴重損害人民的私隱權,更會成為侵犯公民權利的工具。時事評論員蘇文欣認為⋯
廣東省政府早前發佈《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當中提及要加快在大灣區內建設社會信用體系,並稱「將推動與港澳開展信用資訊共用、信用評價標準對接、信用產品互認⋯
本澳回歸至今已20年,經濟數據十分亮麗,但在勞動權益保障上仍然十分落後,就如工會法,即使議員先後十次送上立法會,但都未獲得通過。時事評論員梁啟賢認為,工會法遲遲未能立法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本澳一⋯
《基本法》第27條規定澳門居民享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但是本澳回歸至今已有20年,政府卻遲遲未有履行憲制責任訂立《工會法》來保障上述權利,而議員亦曾先後10次向立法會提交《工會法⋯
日前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回應會否引入大陸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時表示,政府仍在研究這新問題未有結論,但他個人認為,本澳不會採用內地現行的體系,現時本澳亦自有一套。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回應時坦⋯
直選議員蘇嘉豪向立法會提出修改《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法案,建議在法律的第五條「勞工權利」中加入「組織和參加工會,並透過工會維護其勞工權益及締結集體勞動協議;在法定情況下罷工」條文,並在第七⋯
廉署報告日前批評,工務局未完成青洲山規劃檢討就先批發展項目,有關做法是本末倒置,有「偷步」之嫌;而文化局亦未有依法積極推動保護文物。工務局回應指,高度重視廉署關於青洲山地段的調查,將認真審視及檢⋯
政府計劃在法定文物舊法院大樓上興建新中央圖書館,日前工務局公示相關的規劃條件圖草案 ,僅建議保留原法院大樓立面,社會再度質疑當局是否又再對這座法定文物「動手」。文化局昨日發出新聞稿「撲火」,強調⋯
「澳門論壇」探討青洲山規劃及保育。廉署報告日前批評,工務局未完成青洲山規劃檢討就先批發展項目,有關做法是本末倒置,有「偷步」之嫌;而文化局亦未有依法積極推動保護文物。 城規會委員王國英表示,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