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極端氣候的新聞越來越多,民間團體有在關注。培正中學的天文氣象學社自設自動氣象站,來偵查本澳的天氣,並為大眾跟進極端的天氣狀況。本期綠色生活由學社成員操刀,科普氣候變化,希望引起公眾關注。⋯
2017年8月23日,強颱風「天鴿」橫掃本澳,所引發的風暴潮淹浸本澳大部分地區。風災導致1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經濟損失高達125億元。小城滿目瘡痍,停電斷水多日,城市運作幾近癱瘓。 一年後的今⋯
在《民防綱要法》公開諮詢期間,社會一直關注到民防法對於言論自由以及新聞編採自由的管控及影響。曾在大學任教「災難管理」課程的退休資深社工學者蘇文欣表示,災難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消息流通,但這不等⋯
2017年8月底天鴿襲澳後,當全城忙於救災時,有對年屆七旬嘅兄妺喺通訊軟件轉發不實謠言,衝擊市民對解放軍、特區政府嘅信心。喺全球氣候變化趨勢下,各地都出現極端天氣現象,澳門未來亦難免再遇具破壞性⋯
政府的《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不只是建議刑事上設立新罪的「虛假社會預警罪」,為此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爭議;文本亦建議立法引入規管傳媒,此舉讓人們質疑當局,旨在加緊拑制傳媒的新聞自由以及編採獨立自主⋯
李向玉退休了,準備弄孫為樂。「六十五歲了,該休息休息,給自己點時間,去照顧照顧自己的家人。尤其我已經有孫女兒、孫子了,我想幫幫我的女兒,送(孫兒去)學校,去接孫子、孫女兒了,因為我覺得虧欠他們太⋯
「這是一個證明,證明澳門當時希望與國際接軌。」是本地葡裔建築師João Palla對莉娜大廈的詮釋。 城規會早前通過約翰四世大馬路「莉娜大廈」地段的規劃條件圖,意味這座有近六十年歷史的「現代建築⋯
小小一座青州山,台灣大學的昆蟲學者梁志文已經在它的土壤層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去年的澳門細蟻和剛剛宣布的澳門麥羅甲蟎,都是微小的動物,澳門細蟻不到2毫米,而澳門麥羅甲蟎更是細蟻的一半。研究者採集土壤⋯
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曾分析,都市計劃大概已成為政治利益交換的場域,而不是實踐公共利益的地方。這是由於決策團體組成大多是在遂行地方首長的意志。當政府面對各界質疑與批評,往往會搬出一套⋯
2016年 山頂醫院傳染病大樓 政府決定在山頂醫院旁興建傳染病大樓,又指政府早在2003及2005年透過傳媒向公眾講述計劃,決定並非倉促。當局已有足夠理據興建,強調興建傳染病大樓刻不容緩,有信心⋯
政府「黑箱作業」下選址氹仔沙崗興建火葬場,惹來社會批評,尤其受影響的社區群情洶湧,網上更發起「7.1」大遊行。在公眾反對聲浪的壓力下,政府再次讓步,民政總署於6月22日突然臨時舉行「有關火葬場規⋯
山頂醫院傳染病大樓工程已經截標。猶記得2016年其環評摘要被社會狠批「簡陋到無倫」,衛生局大拍心口表示,環評報告詳盡版翻譯後會向外公佈。究竟環評去咗邊?原來早已不知在何年何月靜悄悄上載到衛生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