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莊先生與太太在拍拖第十年時,決定步入婚姻。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愛與責任 2024年7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2314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們有幸在人生路上遇到摯愛一半,決定攜手步入婚姻,一天天建構屬於自己的家庭生活。對他們而言,下一步計劃迎接新生命,似乎也是自然的事。想像自己成為一對盡責的父母,實踐對下⋯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圖書館常擠滿學生。
出生率屢創新低 小城不易居 談何「適兒」? 2024年7月27日|文:實習記者汗青|https://aamacau.com/?p=112316

自二〇一四至去年,本澳生育率一直下跌,去年更創新低。在過去十年,本地生育率由 11.8‰跌至去年(二〇二三)5.5‰,去年全年錄得3,712名新生兒。 然而,本澳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近年仍⋯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生兒育女不只「可愛」,更加需要精力、時間、經濟等的長期投入。
想生就能生?「助育」措施與它們的「離地」 2024年7月27日|文:實習記者子青|https://aamacau.com/?p=112315

一個多月前,社會工作局一段題為「生兒育女 倍添幸福」的宣傳片,曾在社交媒體上掀起強烈波瀾。片中,一對夫妻╱情侶偶遇朋友一家四口,閒談幾句後雙方開始感嘆朋友小孩「好得意」;再一輪短促但語意相似的對⋯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即使是獨自生活或已有伴侶,生育對城中女性而言從不是個易於回答的問題。資料圖片
那些女子的故事 2024年7月27日|文:店員丁|https://aamacau.com/?p=112313

「我大概就不會生孩子了,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之下。」朋友說。這可能是認真的,也可能不過是隨便答話。你不打算生又好,像我生過孩子了亦好,反正命運夠好的話,誰不先死,我們將來有望竟然夠長命,還是都待在護⋯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前馬會頂樓的「工作屋」是容姐重要的工作場所。臨別依依,她與這間工作了數年、在馬會的第三間「工作屋」合影留念。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見證馬會由盛到衰 攝影師容姐愛拍愛馬三十載 2024年7月27日|文:離地|https://aamacau.com/?p=112312

現年六十九歲的前馬會攝影師陳麗容(容姐),從1970年代就與攝影結緣。她原本是業餘模特兒,後來越來越熱衷於攝影。 一講起自己所愛的馬匹拍攝,容姐便要憶述與前馬會的因緣。於1993年,容姐應其先生⋯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澳門半島賭場夜色。
澳門是如何「成功」實現產業適度多元? 2024年7月27日|文:房間裏的人(澳門學16號作者之一)|https://aamacau.com/?p=112311

2024年5月20日,行政長官賀一誠透露2023年博彩業佔澳門的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為36.2%,已扭轉「博彩業一業獨大」的情況。《新華澳報》的報導是這樣描述的: 「賀一誠稱,政府提出的經濟適度多元⋯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Aswelda 相信在澳買「永不枯萎」的仿真花,能讓自己保存在澳的記憶。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有多少種生活?──印尼姐姐Aswelda 購物記 2024年7月27日|文:妖怪|https://aamacau.com/?p=112310

澳門有多少種生活?在紙醉金迷的賭場中奢侈的狂歡?在紅塵滾滾中街頭本地人平實可愛的日常?還是在異國他鄉工作的人們夾縫中自我構建出來的小小世界? 大目標與小目標 認識來自印尼的Aswelda時,她年⋯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戴碧筠指,合作社在活動過程當中,收到很多回應,還有很多支持LGBTQ+群體的想法。
「一人一故事劇場」直面社會關懷 2024年7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2309

六月為同志驕傲月,期間本澳劇團零距離合作社(下稱「零距離」)與關注性別權益的團體「LGBT in Macau」合作,以LGBTQ+群體的愛情故事為題舉行「一人一揪心愛情故事劇場」演出(下稱「揪心⋯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事實上,澳門LGBTQ+群體仍面對不同程度的困難。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承認自己 女同志Jade:任何人都應當為自己而活 2024年7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2308

今年六月的同志驕傲月有劇團零距離合作社(下稱「零距離」)以LGBTQ+為題,舉辦「一人一揪心愛情故事劇場」(下稱揪心),而其中一個發起人便是本地關注性別權益團體「LGBT in Macau」的版⋯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布子(左一)指,比起預先有劇本的傳統劇場,她更喜歡「一人一故事劇場」,因為她會明顯感受到朋友、夥伴會互相支持。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澳談論LGBTQ+議題:壓抑、無奈 2024年7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2307

本澳劇團零距離合作社(下稱「零距離」)與「LGBT in Macau」、「澳門跨性別互助社群」於六月合辦「一人一揪心愛情故事劇場」(下稱「揪心」)。對參與演出的四名演員而言,與LGBTQ+有關的⋯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繁體字街招、塗鴉已成本地特色。
保存獨特 讓澳門繼續迷人、吸引 2024年7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1931

走在街上,人們能聽見對方用廣東話大聲問候「早晨!」亦有表示道謝的「唔該」;在茶餐廳、大排檔,多時能聽見不同枱的客人高聲議論,甚至夾雜廣東話特色——粗口。身置這些場景,人們立即有所反應,正身處澳門⋯

134 家長的抉擇:繁簡紙本月刊
嘉諾撒聖心中學(中文部)。
小城下一代「從簡」?從聖心中強硬轉換教材說起 2024年7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1878

假如五年、十年過去,隨著政策更迭,社會上漸漸越少人書寫繁體、講著流利廣東話,本地沿用的繁體字被簡體字取替,人們惋惜嗎?然而,長久以來本地使用的廣東話和繁體字,內含什麼重要的特質,得以累積、構成珍⋯

134 家長的抉擇:繁簡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