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有參與6月9日遊行的李小姐:因為我覺得「覆巢之下,必無完卵」。香港和澳門同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底下,澳門人有責任及有義務去站出來發聲。這事跟澳門人的關係很切身,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如香港都失守⋯
五年前,筆者帶著孩子看兒童劇《石頭雨.海之歌》,孩子記住了牛牛,而大人則被這很不孩子的故事震攝住。一個關於填海的故事,對於城市發展的思辨,在兒童劇裡探討,加上和演出同時進行的海廢展覽,讓我記住了⋯
「當時只懂得哭,全家人看電視看了整晚,成條街都是電視聲。」事隔三十年,黃東仍然清楚記得1989年這場由北京開始且影響力席捲中華大地的學運。當晚,他與千千萬萬的人一樣一直沒有睡,整晚像傻了般對著電⋯
三十年前,個人沒有在廣場上的親身經歷,可以在三十年後為廣場內發生的一切做見證,但身在澳門同樣有自己的「六四」故事。 「暴風雨下上萬人全身濕透,為要將聲援的吶喊傳出去⋯⋯」 「不分日夜釘住無記亞記⋯
三十年前,京城槍聲響震驚了中華,世界也為之震動;坦克車碾碎了多少民心;血腥鎮壓的情景,刻畫在心裡,沒能忘掉。然後,每年「六四」,在新馬路噴水池(中區議事亭前地)的燭光集會,就成為了澳門人悼念的地⋯
新澳門學社日前批評保安司歪曲外國例子支持本澳新增「謠言罪」,有誤導公眾之嫌,令人質疑保安當局真正意圖是透過刑法控制網上言論。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發出新聞稿稱,當局從無表示會將諮詢期間引述的外地立法例⋯
《民防綱要法》法案第25條建議,當本澳進入預防或高級別的狀態後,編造、散布或傳述虛假、無依據或別有用意的消息,最高可判處2年徒刑或240日罰金。新澳門學社表示,有關條文令人相當不安,其主觀意圖的⋯
香港「反送中」抗議引起國際關注。直選立法議員吳國昌認為,顯然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現已受到修訂《逃犯條例》的影響;他直指,香港現時的狀態「很清楚已背離了鄧小平剛剛設立、構思『一國兩制』時代的思想⋯
書店在6月12日休市了,為什麼?答案可以非常簡化,例如只說「聲援香港」,但對我來說,不只是這樣。 香港發生了百萬人上街頭的反送中/《逃犯條例》的遊行,書店的小店員小讀者開始在問這件事情是什麼,所⋯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發聲明稿,促請香港特區政府撤回逃犯條例的修訂,並籲請中央政府緊守一國兩制的承諾,確保香港包括司法制度的原有制度和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民聯會表示反對暴力,但當一百多萬人⋯
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引起國際社會巨大爭議。在台北,「在台香港學生及畢業生逃犯條例關注組」於6月12日早上在台北市統一國際大樓香港經貿辦事處門外發起「全台香港學生罷課」集會,聲援香港的「反送中」運⋯
澳門記者陳嘉俊在社交網站表示,剛於香港「反送中」示威採訪期間,香港警方在他毫無任何保護物,無頭盔、無眼罩、無口罩的情況下,用胡椒噴霧對着他頭部噴發,自己背部及手部受傷。 陳嘉俊表示,採訪期間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