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在澳門,不少運動員一直努力追逐理想。然而,本澳的殘疾運動員,難得在近年取到奬金及「同工同酬」對待後,仍要面對資源被削減的局面。只有一個僅容得下一張球桌的辦公室、沒有教練亦沒有太多支援,殘疾人士如⋯
幸運午後 炎熱夏天的午後,在路上被一位印尼姐姐攔住,問我北安出入境事務大樓如何前往。因為語言不太通,很難跟她講清楚路線,索性直接表示可以帶她去。聽到我建議後,她看起來很高興,終於不用在把人曬到暈⋯
走到街上,你是否曾駐足於琳瑯滿目的店鋪招牌前,好奇那些獨具匠心的Logo是如何誕生的?品牌設計,遠不止於一個圖案或字體,它蘊含著深刻的思考、精密的規劃和無數次的打磨。 品牌設計顧問王鄉誠(S⋯
新聞局網站有一段描述傳媒生態的文字: 「澳門是一個享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地區。澳門地方雖然細小,但傳媒事業頗為發達。」 略去一段宣揚政府如何重視傳媒健康發展、及時傳達施政資訊的正面內⋯
文明社會,媒體是重要角色,尤其新聞媒體更是重中之重。警醒社會就是傳媒的天職,故又有「社會醫生」之稱。不過,現時本地傳媒似是面臨「能醫不自醫」的困境。 近年來,本地媒體環境日漸轉壞,已是有目共睹⋯
二〇二四已近尾聲。上(十)月中,澳門完成重磅的政治活動——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一公佈唯一候選人岑浩輝當選特首後,印刷明麗的「號外」四散派發。但是,在漂亮主流的新聞版面下,媒體在採訪整場特首選舉所⋯
記者是一項低調的職業。除了常在電視台新聞節目作主持或報道的記者必須出鏡之外,記者的身影很少出現在大眾面前,有時像個「忍者」,多數四處到記者招待會或突發事件現場做採訪、記錄現場,或者走訪社會上各個⋯
回看回歸前的新聞工作環境,前資深傳媒工作者、澳門大學傳播系前講師莫麗明就指,過往葡殖時代曾見報業「百花齊放」。「我在八十至九十年代做記者時覺得是很好的,由於葡國統治底下政治環境較寛鬆,講求歐洲方⋯
一切由秦李斯與唐魏徵 的諍言說起 戰國七雄爭霸時代,秦王嬴政登位,重用來自楚國的李斯。可是,由於一名從韓國來的水利工程師鄭國被揭發是間諜,引起秦宗室及大臣們議論紛紛,均建議秦王把外國來的客卿通通⋯
香港與澳門僅一海之隔,兩地的政治風波不時造成彼岸迴響。在《國安法》落地後四年,香港市民的言論自由逐步滑落,其中首次有新聞媒體被控「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審訊歷時兩年,兩名《立場新聞》高層被未審先⋯
近年討論澳門博彩業發展似乎存在矛盾,一方面疫情過後社會認同澳門單靠賭業是過於脆弱;但同時大眾似乎又害怕「水清則無魚」,認為打壓賭業過猛將傷及根本利益。是以當候任特首在競選時說出賭業曾「野蠻擴張⋯
上一期的「綠色生活」介紹了加拿大(主要是溫哥華市)精細的日常分類回收,並且發現環境的教育滲透在各種分類指引裡。除此之外,筆者也十分留意各處公共空間的自然教育活動,並嘗試報名參加親自體驗。先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