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知道人工智能有很多用途,例如生成文章、翻譯、生成代碼等等,不過如果學生們只停留在應用層面,那麼會否太可惜呢?有沒有想過學校可以教學生如何編寫有人工智能元素的電腦程式,以把人工智能提升到開發的⋯
何謂人工智能(Chatbot)?筆者曾經在網絡上看過一段短片,內容大概是一位畢業生要多謝ChatGPT幫他完成了畢業論文,當然這可能只是開玩笑的短片,但卻讓我思考,人工智能對教育界來說是好處定壞⋯
我們常提「教育」兩個字,到底「教育」是教甚麼?育甚麼? 顧炎武《廉恥》文中提及,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到無以不為。」顧炎武重視廉恥,不希望人們成為不廉且無恥的人。 儒家中的亞聖⋯
學習源於初生時期 我們由嬰孩開始,便經歷了很多學習階段,相信嬰孩成長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學習講說話。那時的學習沒有作業及測驗,無須溫習,只是自然聽父母及親人說話。自己就學起來然後學行路,也是全來⋯
《2016 老師壓力調查》分別訪問了 181 位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教老師,當中七成受訪教 師認為正在面對「較高的壓力程度」。其中 139 位受訪者認為若要減輕老師壓力,就要先削減老師的「非教學⋯
作為學生的你,讀書對你而言是壓力,還是享受?作為家長的你,是希望子女名列前矛,但學習艱辛困倦,還是希望他們成績平平,但學習輕鬆自如?相信要二選一有困難。由三歲起,不少人便開始長達十多年的學習生涯⋯
寫了四篇關於融合教育的文章,這篇探討學生「學壞」的問題。這問題一直是對家長、學校老師及學生的挑戰。那麼,學生若誤入歧途,變成了「不良學生」,又是誰之過呢? 是父母之過?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
天下父母皆需要照顧自己的子女,尤其當子女是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時候,他們都會想盡辦法來協助子女成長,而困擾他們的其中一項,莫過於幫子女尋找一間合適的融合學校,讓子女在當中愉快學習。為了解家⋯
早前寫了兩篇關於融合教育的文章,分別是簡介融合教育及訪問有份參與融合教育工作的老師,而這次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本人曾經接觸過的 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讓大家更了解這些同學的情況。 過去,我在一⋯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融合教育的情況,這次訪問了有份參與融合教育的老師。老師李Sir有多年的教學經驗,近幾年都有參與融合教育的工作,對融合教育更有認識。本人希望藉這名老師的看法助市民了解更多有關融合教⋯
所謂融合教育,就是普通學生與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一起接受教育,以非高等教育為主。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簡稱 SEN(Special Education Need),即是特殊教育需要,指的包括自閉症、多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