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因為出版和售賣大陸政治禁書,香港銅鑼灣書店的五位負責人相繼被大陸公安暗地裡擄走,接著那位零票當選的吳乜嘢星在議會散播謠言,說他們坐洗頭艇偷渡到大陸嫖妓而被公安抓捕,而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更說「強⋯
1975年11月5日,美國七位伐木工人工作完畢,一同乘車回家,不一會兒,發現有一些光從林間透出,他們認為可能是一些獸獵者或露營人士,但仍好奇地駕車上山追蹤光線,最終見到光線的源頭,來自一隻盤旋在⋯
新年伊始,來讀一本讓心情變得更愉快的書吧。在這本書裡,讀到法國政府如何實踐「住屋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這句話,甚至讀到法國的大建築集團Nexity總裁說出「房子是蓋給人住的」這樣的話⋯
上星期發表了一篇名為 「停留在原點的樂團」 的文章,這個星期想延續和大家探討一個問題,究竟你想在別人心中建立一個什麼的形象? 英文有句說話: 「Out of sight, out of mi⋯
最近與一位朋友談起演出,他問我是否有興趣參與一些由志願團體所策劃的樂隊甚至劇團,使我頓時回想起幾年前也曾參與過的類似活動,不過一段時間後就利用追不上學業這個借口而離開了。 2012年,我被邀加入⋯
錯過了紅葉的季節,而白雪還未降落,我來到京都的時候正是京都最樸實的時候。12月尾的冬日,落葉已枯,寒枝蕭瑟,唯有街邊銀杏還用暖暖的亮黃色迎接我。 京都是古城,被寺廟古剎包圍。我尤其喜歡的是天龍寺⋯
天開始漸漸亮起來的時候,爸爸來床邊拍拍我,叫我起床。 「六點啦,起來啦。」 我在床上掙扎了一會,然後便起來梳洗,很快地穿好游泳衣再套上衣服,我和爸爸都沒有吃東西,便揹著簡單的袋子出門了。 那年我⋯
一年一度的廣州書墟在繁華的北京路上一棟由設計師精心改建的民國老房子裡舉行。早有聽聞書墟的熱鬧好玩,親自去一趟,果真是「人潮湧湧」。不過,這不是購物的人潮,而是徜徉在舊書堆中和講座台前的人潮。在書⋯
澳門藝穗節壓軸兩個製作都來自台灣,娩娩工作室的《Play Games》以言語暴力展露家暴,而柳春春劇社的《美麗2015》則用外在形態折射內在。兩個製作均為充滿張力的二人困獸鬥,展現出兩種風格截然⋯
「懷緬過去常陶醉/想到舊事/歡笑面常流淚」,這幾句歌詞對於熟悉廣東流行歌的你應該瑯瑯上口,近七、八年流行懷舊,不論音樂圈、電影圈、電視和電台、文化界都紛紛充斥著回憶七、八、九十年代的製作; 精選⋯
排練場裡一片漆黑,三位舞者在暗黑裡旋轉。窗外萬家燈火,卻照不進這片暗淡,陌然如兩個世界。這裡,有一股不穩定的氣流,卻維持著微妙的平衡。那是一片你需要用耐心進入的宇宙。 「他們的眼睛滲透了一個世界⋯
11月底的某個晚上,牛房倉庫聚集了一大群平民百姓,他們在等著看一場好戲,做個真正花生友。在差不多開場前,我趕忙到廁所小解,殊不知大排長龍,打算到樓上二樓的廁所,卻原來二樓沒開放,當時我在想,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