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澳門電影《骨妹》終於在昨晚的「澳門國際影展」進行全球首映,我會用七個字形容這次首映:一部《骨妹》救澳門! 為甚麼這部《骨妹》救了澳門呢?首先這部由澳門導演徐欣羡執導的《骨妹》真的超好看,裡面有不⋯
不想承認也得認,資本主義全球化下,空間成為商品,大家每天都在打大大小小的空間戰,哪怕是有形的居住、工作、休閒空間到無形的精神、情慾、宗教、創作、表達空間等等,都是寸寸黃金,兵家必爭⋯
西藏電影《塔洛》,是早前在澳門文代中心觀看的「亞洲電影觀景窗」當中,我第二喜歡的電影(第一是《甜味人間》)。 我從沒踏足過西藏,對於西藏的印象,就是高原地帶、與世無爭、藏傳佛教、達賴喇嘛、中共鎮⋯
一年長假回來後正是這邊的暑假,回來後又要面對現實,應付日常生活的開消和租金,懷著惆悵的心情很不經意地順勢也多休息了兩個月; 打算如果八月之後在自己藝術事業裡再沒有什麼起色,就轉行去試試做保險或者⋯
按照跟香港瑪麗醫院約好的時間,在會診時見過我的血管外科主診醫生,又做了一次掃瞄後後,過了約三天,便正式動身回去。辦妥入院手續,我被安排入住血管科床位,等待第二天上午做手術。時間是二零一五年的六月⋯
童年長在四季分明的江南,秋天是最舒適的一個季節。通常是從立秋開始慢慢降溫,雖然也有秋老虎的熱力,但一層秋雨一層涼,之後一直到霜降帶來寒冷的冬天。這個過程裡,大自然顏色從綠到黃,而天氣多數就如劉禹⋯
自二零零六年起,臉書就開始綑綁着我們的生活,無論個人分享生活點滴以致商業品牌宣傳都離不開他,後期更發展成一個資訊的集中地,你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定期登入你喜歡的網站或訂閱 RSS 電子報, 無論即時⋯
我們經常遇見,但從沒有打招呼。 我遠遠地看到你在前面,似乎是要到馬路的另一邊去,皮膚在太陽下暗得發紅,一輛車突然從你身前呼嘯而過,差一點便要把你撞倒,你呆了一下,像突然醒來,又怕看到周遭人們的目⋯
承接上一次「打針的痛楚」內文提到,因高度懷疑靜脈處位置已堵塞,導致動脈處止血困難,預約好我在瑪麗醫院的血管外科主診醫生後,便按照時間動身回去,聽取醫生建議。 乘船過港時非常擔憂,首先我不希望再因⋯
第三年看《OFF | SITE》的演出,今年同樣選了一個非常值得挖掘的老區──沙梨頭。 沙梨頭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故事的街區,曾盛極一時的造船業、木材行、䶢魚海味店等,甚至早期的賭業和色情行業,都曾⋯
向曾經及經常照顧我的醫護人員說:謝謝你們! 經過兩年多時間調整身體各項後,現時我一個星期三次的血液透析時間基本已確定,當然個別情況是例外的,如病人肌酐(體內積存毒素)指數太高,醫生就會增加透析時⋯
對藝術工作者來說,尋找有獨特性的題材似乎是創作離不開的條件,而一個有著自身歷史和生活年輪的社區,本身就是一個獨特題材,同時也是一個載體,成為澳門環境演出的最好場域。而老社區的保育也不是只有歷史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