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爛鬼樓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澳門的帆船文化與工藝技術(下) 2019年01月10日|文: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 |https://aamacau.com/?p=51509

「取於自然、活於自然」是以往漁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在沒有合成物料的年代,所有工具材料皆取自天然環境。人類最早期的帆船是利用竹筏,豎立單一桅桿,用草紥成製帆具,然後揚帆出海。這種技術歷經數百年流傳到⋯

【來論】澳門的帆船文化與工藝技術(上) 2019年01月5日|文: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https://aamacau.com/?p=51416

早前,路環荔枝碗船廠片區正式被評為「場所」類文物,並受《文化遺產保護法》相關規定保護。歷時超過一年的守護船廠行動,取得相當正面的成果,亦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澳門傳統行業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造船業是⋯

「您覺得您的孩子,有辦法存活下來嗎?」 ——《311的釜石奇蹟:日本大地震中讓孩子全員生還的特別課程》帶給澳門些什麼? 2019年01月3日|文:川井深一|https://aamacau.com/?p=51386

  因為與孩子們一起想著怎麼補足澳門最缺乏的災難教育,所以被這本《釜石小學的奇蹟311》吸引。最初看到書評,以為會是釜石小學生還個案採訪而已,未料讀到的卻是整個日本在311過後對於災難⋯

《舞.醉龍》:傳統文化與當代創作之間 2018年12月19日|文:Lawrence|https://aamacau.com/?p=51228

一如平常趕看演出的週末,演前走進舊法院大樓大堂,舞醉龍的歷史簡介及人物訪問在展板及電視屏幕出現,為觀眾提供一個基本的印象:舞醉龍是一項於本地發生的傳統民俗活動,令人好奇《舞.醉龍》會長成甚麼樣子⋯

阿妹,不哭——李卓媚導演《棉花》的個人與社會精神救贖 2018年12月14日|文:川井深一 |https://aamacau.com/?p=51074

「如果我現在能飛起來,我可能會感覺好一點。」這是Kyo Maclear繪畫關於小說家伍爾芙人生故事的《小狼,不哭》其中一頁。飛起來,也是由李卓媚導演的紀錄片《棉花》最後的畫面。精神疾病走向的死亡⋯

李卓媚憑紀錄片《棉花》獲《澳門影像新勢力》評審團特別獎 2018年12月14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51069

十二月十三日七點於觀光塔進行的「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放映最後一場的《澳門影像新勢力》作品,同場亦由評審團頒發「評審團特別獎」,該項大奬得主由李卓媚的紀錄片《棉花》獲得,伍嘉麟的劇情短片《半⋯

廣州項目,二人亦努力連結居民,了解他們的想法。
建立共同參與的價值觀才是最重要的事 ——廣州的參與式規劃案例 2018年12月9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50934

為了什麼做規劃?廣州的社區規劃師芮光曄的答案是:為了空間的使用者。這信條亦成為她和同學兼拍檔黃潤琳之後所做的計劃的核心。「參與式規劃其實就是一種溝通,共同去做一些事情,如跨越不同領域的專業者,村⋯

規劃團隊舉辦多種活動接觸居民,居民亦積極發表意見。
體制的內與外:珠海獅山社區參與規劃的開啟與延伸 2018年12月9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50932

近年中國快速強勢的土地發展,城市高速擴張使人們的生活質素和社區歸屬感等愈趨淡化,自2015年起,中央政府提倡加強社區治理,這使規劃者們有了契機去以一種更多元、民主的方式來進行規劃。來自珠海規劃設⋯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城市規劃師林翊捷
如何讓參與式規劃走下去?——澳門「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分享 2018年12月9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50918

澳門有過參與式規劃嗎?有,這是來自民間主動──「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下稱「我城」)由2008年至2018年這十年間曾多次舉辦參與式規劃活動,部分亦有成果,但項目都很小型,這股「參與風」亦未能持⋯

有「你」的記憶會在哪?——看紀錄劇場《從記憶看見你》有感 2018年12月6日|文:鷺兒|https://aamacau.com/?p=50871

從記憶看見你。這片記憶會在哪?在歷史的洪流中,「你」會一直都在嗎?   早前欣賞了梳打埠實驗工場的《從記憶看見你》。作品貫徹了過往梳打埠「OFF | SITE」走入社區的概念,今次觀眾⋯

溝通與傳播困境——從《奧利安娜》延伸思考 2018年11月28日|文:喬亞|https://aamacau.com/?p=50681

十月,一名年逾七旬的興趣班男導師涉嫌非禮女童的案件在小城鬧得沸沸揚揚,有網民更於臉書上「#metoo」,自揭多年前曾遭同一人性侵。加諸此前校園內多次發生性侵疑雲,打正旗號探討性騷擾議題的《奧利安⋯

闖進「大人」的世界 2018年11月20日|文:蘇泳文( 投稿)|https://aamacau.com/?p=50412

懷著好奇的心態參加了一場分享會,在老房子的閣樓裡,和一些人,聊生老病死,談媒體責任,像海綿一樣吸收著不同的想法,震驚於他們奇幻的思維角度,在秋夜的涼風中,暗黃的燈光,溫暖著我戰戰兢兢的心,也鼓動⋯

當自己的歷史只能自己寫—「澳門劇場研討會2018」場邊觀察 2018年11月20日|文:鄒欣寧|https://aamacau.com/?p=50397

敲打鍵盤當下,這場兩個月前的研討會亦已成為歷史。歷史究竟有何作用?除了催迫此刻的我必須依約交篇觀察稿,我也被另一道來自過去的眺望目光捕捉。那是研討會前的「為劇團編一本歷史書」工作坊,「老房子」麵⋯

在家好走,並不那麼難──讀《可喜可賀的臨終》 2018年11月14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50214

看到書名時不禁笑出來:這也有點太誇張了吧?!一個人的離世尤其對所愛的人來說,怎麼可能是「可喜可賀」?!但捧書展讀即會明白,正是因為患者能在感到安心的地方,沒有痛苦地走完最後一程,而「遺族即使依然⋯

弱勢與權力的對抗及反噬 2018年11月14日|文:馮穎文(投稿)|https://aamacau.com/?p=50209

《奧利安娜》一劇要探討的議題非常多,包括教育體制、社會權力地位、性騷擾等議題。劇中最具爭議性的地方,就是教授John有否性騷擾女學生Carol,加上澳門適逢就性騷擾立法不久,選擇就性騷擾為戲劇想⋯

當你活著但你已不是你的時候 2018年11月8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50035

剛過去的十月底,陳曉蕾來澳談生死、說《大人》雜誌的創辦,也談及老年社會的議題,筆者聽了多場講座,心裡也被翻動起來。 這十多年,隨著家人的年紀老邁,雖無常,生死卻也有時,照護、患病、死亡等問題接踵⋯

超越表面 深入建築——專訪「遊屋記」策展人Nuno Soares 2018年11月8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50025

「在我看來,現時很多人希望將舊建築的內部改頭換面,變成完全現代化設計,但我們不能這樣。我們需要討論。建築的內部間格有其故事,設計可以改動,但都需要經過討論,不能只留一樣,其餘的就全部拆毀,這樣建⋯

遍地黃金—談夢劇社十週年演出《黃金時代》 2018年10月25日|文:鍾世傑|https://aamacau.com/?p=49805

生於任何一個年代,都該有那個年代的機遇。那些機緣巧合下的機遇,對任何人的事業、生活環境,擴展至族群、團體、政黨、甚至是夢想,若要歸類這些過程或是結果,皆可以是黃金機會,也可是任何命題「XX」最黑⋯

「遊與藝—音樂與劇場的傳統轉譯」對談記錄 (下) 2018年10月18日|文:鄭尹真、鍾玉鳯、鍾適芳|https://aamacau.com/?p=49535

音樂與劇場的傳統轉譯 尹真:接下來講傳統轉譯,在傳統跨界的轉譯,從源頭到重新出來的作品中間,走過了什麼樣的路,玉鳳比我一定更常遇到這種當代(轉譯)的邀約,我自己在面對這種邀約的時候心中很多困惑⋯

「遊與藝──音樂與劇場的傳統轉譯」對談記錄(上) 2018年10月11日|文:鄭尹真、鍾玉鳯、鍾適芳|https://aamacau.com/?p=49392

對談人:鄭尹真、鍾玉鳯 緣起 鍾適芳(大大樹音樂圖像製作人):大家晚安,謝謝大家參加今天晚上的對談,我是大大樹音樂的鍾適芳。玉鳳這張專輯《擺》,緣起是2005年,我跟玉鳳、林生祥一起在歐洲巡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