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訪談.對話
死亡,是不少中國人家裡的禁忌話題,被認為不吉利,不讓說,不讓提,特別是對着小孩。很多成年人忽略的是,即使是小孩的日常生活中,「死亡」這回事並不缺席。離世的可能是自己照料的花草,日夜陪伴的寵物,或⋯
第五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於上周五開幕。今年電影節帶來二十個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部分更是港澳首映。去年電影節因疫情暫停一年,今年復辦,策展人林鍵均(Penny)介紹,今年策展的出發點是疫情下對生⋯
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的故事各有不同,即使是當中的核心成員,各自的解讀與感受也常截然不同,甚至各有秘密埋在心底。這些心結究竟要不要講?講了又能否改變結局?日本作家柳美里的《魚之祭⋯
鋼琴、結他、爵士鼓等樂器為不少人而言可能相對熟悉,即使自己不會玩,日常中也會見過其模樣,會聽過樂手演奏。但模組合成器(Modular Synthesizer)這樂器則較為少見。愛好實驗音樂的⋯
教育問題環環相扣。最近多宗校園事件引起社會對學生問題的討論,而同樣需要關注的是教師在面對的各種壓力。卓劇場將於6月11至20日帶來《在家・工作》論壇劇場,邀請觀眾一起提出想法。卓劇場聯合藝術總監⋯
繼今年1月於藝穗節演出《末世未境》後,石頭公社再次聯同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一班成員合作公演。今次合作的藝團還有來自瑞士的霍拉舞蹈團(Theatre HORA)。作品名為《未境作業.挫敗之欲》⋯
繼《Choice》多年累積之後,戲劇農莊近日推出互動即興音樂劇場《LOVE》,呈現多段都市愛情故事。戲劇農莊行政總監李俊傑(Jacky)表示,未來希望有機會把作品帶到其他地方演出。 《LOV⋯
大堂巷七號,即盧家大屋,澳門世遺歷史城區的組成建築之一,清末「賭王」盧九家族的府第。當年一介華商可居於葡人「天主聖名之城」的一側,其地位可見一斑。主創成員李沛榮和李淑雯表示,澳門有一段歷史的發展⋯
《從記憶看見你》於2018年11月首演。那年,是「天鴿」之後一年、是「山竹」吹襲的那年,風雨之下水浸情況慘不忍睹,是該區居民的痛,也是澳門人的痛。《從記憶看見你》當時首演時,連結了水浸、善豐花園⋯
2017年3月,海事及水務局聯同多個部門清拆荔枝碗X12及X15兩座船廠,引起坊間強烈反響。2018年3月,夢劇社在路環市區進行「路遊戲——荔枝碗村及路環西側區域深度遊」。同年12月,荔枝碗船廠⋯
人生如超市——這是李芯怡創作《人人超級市場》的始發靈感。「有次排完戲在超級市場發呆,突然在想,如果在超市演出可能都幾有趣。人也好像貨品一樣:有名字,有高矮肥瘦,而最特別的是我們都有『生產日期』和⋯
2019年5月,一直關注造船文化傳承的談駿業,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造船工藝文化協會」。同年10月,協會舉辦了「修船技藝工作坊」,2020年1月,其「舟舢手作——匠人育成計劃」一出,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