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
O.P. 是葡語 Obra Pública的縮寫,意即公共工程。
孕育綠色的二龍喉花園 2023年02月3日|文:小昭|https://aamacau.com/?p=98300

受惠於十九世紀下半葉澳葡政府的環境改善政策,澳門半島中區有多個公園,例如加思欄花園、華士古花園、白鴿巢公園等。百多年來,這些公園除了美化環境,亦見證了澳門在綠化方面的努力。而二龍喉公園在這過程中⋯

自然觀察活動。
觀察自然因為愛——訪「澳野生態」負責人Aegon 2023年01月1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97309

二〇二二年的「澳門影像新勢力」有一部生態紀錄片,名為《眷鳥不知返》。這部短片記錄了澳門觀鳥愛好者、生態導師曾文諾的野外探索日常,帶出澳門近年來的變化和危機。紀錄片的結尾是曾文諾、施育助和發起「關⋯

書中插圖:洪堡德在在他的圖書室。
兩百年前的智者告訴我的事 ——讀《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織起生命之網》 2022年11月29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95997

曾經,夏天是旅行的季節,我偏愛去涼快的地方避暑,例如雲南四川的高原藏區,是我一感覺到夏天的熱浪時就蠢蠢欲動想要移動到的地方。 高的海拔帶來了涼快的空氣,這在兩百年前並非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是像亞⋯

開幕儀式講者嘉賓合影。
我們與氣候變化有多近——澳門第一屆氣候變化研討會摘要 2022年10月26日|文:大蔥(綠野之友)|https://aamacau.com/?p=94474

上月24、25日,綠野之友協會借紐曼樞機藝文館的古老大樓,舉辦了澳門第一屆氣候變化研討會。 從天鴿風災之後,綠野之友的成員和義工已經開始構想一個這樣的研討會,讓城中不同領域的學者用各自的角度論述⋯

2015年香港樂施毅行者團隊。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想是山選擇了我——麥海峰的跑山夢 2022年09月27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93715

剛剛參加了UTMB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Ultra-Trail du Mont-Blanc)的麥海峰(Leo),成為了今年唯一一位出賽並成功完成了UTMB賽事的澳門人。賽道圍繞阿爾卑斯山勃朗峰一圈⋯

「相對靜止」期間,遠離社區的郊野公園也被封鎖。
被剝奪了遊戲的孩子們——抗疫的隱形代價 2022年09月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93007

寫下這個標題時,我猶豫「隱形」兩個字是否確切,不過想到一直以來,抗疫第一步就是停掉小孩們的所有活動、關閉所有遊戲的場地,而且總體毫無爭議,我想在澳門,孩子們的遊戲權仍然還是相當隱形的。 葡萄牙研⋯

絕跡《名錄》的七種古樹 2022年08月6日|文:藍錆|https://aamacau.com/?p=91851

根據2011年至2012年民政總署的古樹調查,澳門記錄到的古樹共有792株、63種。十年後的2021年,在《古樹名木保護名錄》(下稱《名錄》)中的古樹就只有56種,即減少了7種。這7種古樹分別為⋯

被自然包圍的工作室是創作的靈感空間。
從自然裡尋找創作的素材——插畫師郝元春的創作生活 2022年07月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9723

插畫師郝元春從山西來澳門已經十幾年,個性安靜的她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畫畫。她的作品從海報、明信片、日曆本到繪本,帶著自己的風格,已經成為我個人的視覺記憶。作品裡常常有很多很多的植物:蘑菇、野果、樹⋯

孩子們畫的風鈴木各有特色。
Rute老師的幼兒環境教育的實踐 2022年06月3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7814

去朋友小孩的幼稚園,看到牆上孩子作品的展覽,發現十分動人。這是關於樹的一個展覽,孩子們用自己的角度畫下校園的一棵風鈴木,每一個小孩眼中的風鈴木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或是黃花特別鮮豔,或是綠葉才是⋯

我關心的是人和土地的關係——訪山藝導師大樂 2022年04月1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6154

陸文麟(大樂)是一位山藝導師、青少年工作者,也是澳門很多劇場的幕後工作人員,還兼顧諸多打雜事務。沒錯,是一位freelancer,基於他與大眾最主要的區別——對山的了解,本文要聊的是關於他作為山⋯

大樹與我 2022年04月11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6122

聽說卓家村幾棵古樹有可能要移走,住在古樹附近的朋友的兒子馬上大哭,因為從小在樹的陪伴下長大,孩子和樹的感情非常深厚。朋友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我馬上想到了自己的小時候。 年少時光,我幾乎都跟隨母親住⋯

掛在牆上的工具很有圖鑑感。
木不可貌相──陳逸鋒的船木工坊 2022年03月11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5193

和海港歷史文化協會會長陳逸鋒(後文稱阿鋒)約在他在下環的工作室「船木工坊」,工作室裡堆滿了已經分類的回收木條或木板,牆上桌上排列整齊的工具很有圖鑑感,加上長長的工作台,一個很完整的木匠工作室。說⋯

二〇二一澳門保育事件記 2022年02月16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4414

剛剛結束的一年,不管是疫情還是澳門的山林,都不是平靜的一年。 在這一年,從小小的螢火蟲到巨大的蟒蛇,是城市少有的野生動物大討論; 這一年,澳門也沒有缺席國際的舞台,持續參加城市自然挑戰賽,本地的⋯

城市的那些動物居民們:推薦香港兩本關於動物的書 2022年01月5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3082

人類聚居,於是城市出現。 人類忙於發展自己的領地,於是城市裡屬於另外物種的空間逐漸消失。 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是自古以來我們探討的命題,然而從未像現在那樣激烈。 城市裡是否真的 沒有動物了呢? 答⋯

像當地人一樣生活——義大利太太Barbara在澳門 2021年12月14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82442

Barbara是來自義大利的一位太太,和先生在澳門經營義大利食品和環保產品的生意,是一位十分關心環境保育的女士。 和Barbara聊天的時候,她給我看剛剛收到的來自義大利媽媽的影片。那是西西里家⋯

以民間的眼光看澳門生態保育——專訪「沃門生態沙漠掙扎日記」專頁負責人 2021年11月26日|文:未熄|https://aamacau.com/?p=81845

近年澳門城市急速發展,也引發了社會對於生態議題的危機感。除了各種專業人士外,在民間也有很多倡導者正在默默無聞地進行教育工作,希望可以推動社會大眾認識,從而珍惜生態,加入保育的行列。 近期在網上有⋯

白海豚失樂園——海洋環境日差 海豚窮途 2021年11月26日|文:阿綠|https://aamacau.com/?p=81794

2021年上半年,澳門水域先後出現了4具海豚屍體,其中兩條屬中華白海豚,兩具屬江豚,而1月於澳門機場跑道附近發現的,更屬一條年幼的中華白海豚。2020年,澳門也於岸邊先後發現共7具的海/江豚屍體⋯

植物不曾遺忘城市:幾本關於我們和植物的繪本 2021年09月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78764

植物的頑強生命,想必最都市化地區的人類也不會陌生:水泥地板的裂縫、老房子斑駁的牆壁、台階正下方腳難以企及的位置——沒有什麼植物到不了的地方;如果有廢墟更好,那裡會長成一片小樹林;就連最現代化最氣⋯

電子產品更新得快,不少市民會選擇買新,部分或被回收再用。
望以修理取代放棄──專訪「小家電醫生」 2021年08月8日|文:夏雨|https://aamacau.com/?p=77963

家中的小電器壞了,你會怎做?現時的小家電林林總總,風筒、風扇、抽濕機、電磁爐……價格不高,但有些用了數年即開始失靈。產品日新月異,價錢大眾,但把舊物修好重用則困難重重,要麼是家電已沒有保養,要麼⋯

長年在郊野行走的阿丁可以在黑暗中發現螢火蟲幼蟲的能力。
如果你想看螢火蟲——自然導師阿丁的賞螢守則 2021年06月30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76436

螢火蟲是令我們浮想聯翩的昆蟲,在暗夜裡點點光亮,美麗且充滿想像。不過這個本來常見的居民漸漸變得不太常見,有些人留意到了,有些人沒有,畢竟城市燈光璀璨,人很健忘。前陣子大潭山上環山徑安裝路燈,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