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今年的口號「是時候了!」(It’s time for wetland restoration)強調出保護濕地的迫在眉睫。另邊廂,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全國有18處濕地列入了「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意味着全國現時共有82個成功列入名錄,總面積約7.6公頃,在全球位列第四。而新列入名錄的濕地中,有兩個位於大灣區——深圳福田紅樹林濕地以及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這些都在鼓勵澳門思考,在疫後經濟復甦的同時,如何把生態保育工作做得更好。
據《南方網》介紹,深圳福田紅樹林濕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總面積367.64公頃,「是全國唯一處在城市腹地、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和鳥類。保護區中紅樹林的面積約100公頃,每年有近十萬隻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越冬或過境,共記錄鳥類262種,其中59種為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據調查,2022年全球有6162隻黑臉琵鷺,深圳灣有369隻,約佔全球總量的6%,是全球第三大黑臉琵鷺棲息地。」
報道又提到,廣州的海珠濕地是由於「其地域稀有性與代表性」而獲列入名錄。報道指,海珠濕地是全國唯一一個地處超大城市中軸線上的國家濕地公園,是非常稀缺的城央綠色空間。「廣州放棄了超過萬億的商業開發價值,以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在城市中央打造出『入則自然,出則繁華』的寶貴財富。」又指海珠濕地擁有極具嶺南特色的垛基果林生態系統,並保留了傳承千年的高畦深溝傳統農業文化,「這代表著嶺南特有的文化遺產」。而截至2023年1月,濕地率達79.4%,「海珠濕地鳥類種數從72種增加到187種,是原來的2.6倍,昆蟲種類從66種增加到738種,魚類從36種增加到6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鴻雁、水雉、鴛鴦、白胸翡翠、褐翅鴉鵑、畫眉等27種,IUCN(編按: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即「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華花龜、平胸龜、中華鱉等20種。」
同屬大灣區的澳門,亦有自己的濕地,包括龍環葡韻濕地、路氹生態一區及二區等等。據市政署介紹,龍環葡韻濕地約12公頃,上世紀90年代因填海造地,紅樹林逐步枯死,後以「整株移植」的方式將紅樹林移植至蓮花大橋底(編按:即現時的路氹生態一區及二區),龍環葡韻濕地亦由此有了變化。而據環保局介紹,路氹城生態保護區工程分別在2003年底及2004年中竣工,生態一區面積約15公頃,而生態二區則有約40公頃。截至2022年底,路氹城生態保護區在植物方面,有:藻類植物280種、苔蘚植物4種、蕨類植物21種、裸子植物11種、被子植物366種;動物方面則有:浮游動物143種、底棲動物133種、昆蟲546種、魚類103種、兩棲類5種、爬行類21種、哺乳動物11種。其豐富的食物資源吸引了190種鳥類在此覓食及棲息,其中包括珍稀的黑臉琵鷺。
然而,政府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全澳鷺鳥變化反覆(見圖一)。另外,龍環葡韻的鳥種(不只鷺鳥)在2014至2019年雖然較2010年有所增加,但這幾年的鳥隻總數只有2010年的大約三成,甚至僅逾兩成(見圖二)。由於市政署網頁上未見2020年至2022年的數據,所以未能得知近年的情況。但2022年4月,澳門電台引述香港觀鳥會發佈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指雖然目前全球黑臉琵鷺有6162隻,再創有記錄以來新高,較2021年上升18%,但澳門在2022年度僅錄得22隻黑臉琵鷺度冬,比2021年的45隻減少約一半。
當中的原因不明。今年1月,澳門鳥會會長郭志軍接受澳門電台訪問時表示,首隻黑臉琵鷺2022年10月28日已來澳,鳥會觀察最高峰時有約30隻在澳,主要停留於路氹城生態保護一區和二區,但留澳時間較以往相對少,「估計是由於環境稍變差,污濁物較多,魚類變少引致;黑臉琵鷺較多飛往橫琴,停留時間亦相對長」。
因為「世界濕地日」而想到「澳門濕地」,因為「澳門濕地」,我再次翻開了書櫃裡結集了已故記者陳煒恆先生的文章的《澳門花蟲鳥魚》。頃刻,我彷彿回到了澳門的2000年前後。裡面一篇篇文章,記錄着他如何就保育龍環葡韻濕地的據理力爭,記錄着友人與他分享在澳門看到國家一級保護的「白腹海鵰」(黑臉琶鷺當時還是二級保護,到2021年升格為一級。據一些內地媒體指,在深圳的福田紅樹林保護區也能看到白腹海雕。另外,香港環保團體於2021年反對「明日大嶼」填海工程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離岸島嶼的海岸是白腹海鵰的繁殖地);還有牛背鷺、草鷺、藍翡翠、大蔴鳽⋯⋯「千鳥齊飛,百鳥歸巢」的氣勢——那個澳門好像很近,又好像很遠。城市每日的匆忙生活,每年追逐的經濟發展,彷彿令到鳥兒的振翅高飛更軟弱無力。
據聯合國指出,雖然濕地只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6%左右,但卻有40%的植物及動物物種在濕地生活或繁殖。然而,濕地也是萎縮、喪失和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態系統之一,比森林的消失速度快三倍,而在1970至2015年短短50年間,世界上35%的濕地已經消失,自2000年之後更有加快的跡象。據澳門聖若瑟大學2020年出版的《澳門的紅樹林》介紹,1950年代,中國紅樹林的面積約為四萬公頃,而目前則為二萬三千多公頃,即已減少逾四成。
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能夠沉澱和過濾水體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起到淨化水源、改善水污染的作用。同時,紅樹林為過千種生物提供了棲地和庇護,是很多魚類、甲瞉類、軟體動物的苗圃,「75%在商業捕魚中捕捉到的魚類都曾在紅樹林生活或依靠可以追溯到紅樹林的食物網」。聯合國指出,全世界共有超過10億人依靠濕地為生,大約相當於地球上每八個人中就有一個。
能擁有濕地這片獨特的自然資源,是澳門的幸運。如何好好珍惜、管理這片「得天獨厚」,與大自然共存、共榮,是澳門人的課題。今年「世界濕地日」以「修復和恢復退化的濕地」,緊急呼籲採取行動以拯救世界上的濕地。澳門作為世界的一分子,自然也是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