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無法聽看⋯⋯

118 旅業舊路任我行 紙本月刊

文:亦覴

網址:https://aamacau.com/?p=99539

時間:2023年03月3日 19:19

觸感手語,一套主要靠雙手接觸而傳達意思的語言,專為聾盲人士溝通而設。在香港,其發展已有二十多年。然而,在澳門一直沒有得到應用,今期透過手語傳譯,專訪近年熱衷參與舞台表演的黃錦池,分享自小學習手語的成長之路,以及在與陳民安神父的接觸過程中,共同為推動觸感手語默默耕耘的故事。

「他們把有眼睛的地方叫做主流社會。」——電影《推拿》台詞

手語如同一般語言一樣,並非全球共通,各地區也各自發展了不同的手語,如今就有數百種手語在聾人社群中通用。大眾最易接觸到手語,多為新聞報道中,電視螢幕的手語翻譯。但原來,並非所有聾人都只是用手語溝通,部份弱聽人士亦會介意外界的目光,需要學習說話。

觸感手語強調雙手的觸感。

觸感手語強調雙手的觸感。

一九六七年出生的錦池,自小就失去聽覺,由於父母不准他使用手語,所以小時候,錦池亦會透過說話與人溝通。在十七歲的時候,錦池在澳門參加了一個健聽人士和聾人共融的教會,跟教會的修女進修手語。錦池憶述,那個時候,健聽人士及聾人一起合作溝通,兩者不分你我,在熟悉的環境之下,和認識的人去溝通,建立了彼此的默契。

四年之後,錦池與健聽人士一起合作,到北京參與一項大型賽事的前期街舞表演,在回歸前的澳門,澳督和澳門政府都非常支持他們的表演。

據指,五感之中,聽覺最易喪失,其次就是視覺,「由聾變盲」的情況亦有可能發生。由於聾盲人無法聽到和看見,所以一般手語就派不上用場。

觸感手語不用看,不用聽,不用說,

觸感手語不用看,不用聽,不用說,

試想像,當我們的眼前一片漆黑,雙耳無法聽見,在自己家中走一圈,讀者或不難發現自己對所有東西的觸感的體會都有不同,每走一細步,均如同走向未知,只能靠記憶辨認自己身處的空間或者事物。

據香港盲人輔導會網站所述,一九九三年,在香港視聽障人士復康計劃榮譽顧問陳民安神父(Father Cyril Axelrod)的協助下,引入及發展了中文觸感手語 (香港)。

觸感手語為協助聾盲人士溝通,摒除視覺與聽覺的障礙,與人溝通,從而接觸外間的世界。這套手語可讓視聽障人士透過觸摸,以及其他感官辨認手語動作來接收對方的信息。

自幼失聰,其後失明,來自南非白人家庭的陳民安神父,可謂對澳門及香港的觸感手語發展貢獻良多。錦池於一九八六年就開始協助陳民安神父處理教會事務,例如帶神父到澳門不同地方傳教。

錦池說,在接觸神父過程中,觸感手語這套為聾盲人士而設的溝通語言亦默默蘊釀。據有親眼看見過陳民安神父以觸感手語溝通的人形容,觸感手語「非常龐大」、「非言語能夠傳達得到」,只能親身體會。

黃錦池。

黃錦池。

由於陳民安神父認識多種語言, 錦池稱讚神父「好厲害」,亦因為兩人「開創」的一套觸感手語,相應改變了他們的溝通模式。

「那時候神父也主張一件事情,就是聾人需要自立。」錦池說。

本澳一些團體於一九九〇年代開始,推動澳門聾人及聽障人士的復康工作。陳民安神父與錦池亦有參與其中,協助發展本地的手語及有關培訓內容。

踏入千禧年,陳民安神父回到英國,錦池亦獨自在澳門擔當起觸感手語傳承的任務,不過,據錦池所知,目前在接近六十七萬人的澳門,只有一位女士有需要使用觸感手語溝通。

「觸感手語需要具有一定教育水平,鄰近地區例如香港,或有較多人使用。」錦池稱,香港目前採用的觸感手語,某程度上起源來自澳門。在澳門,莫說少人使用,就連知道有觸感手語的人都不多。

觸感手語領路示範。

談到無法在澳門應用的原因,錦池認為,政府對此沒有相應的支持。同時,盲人一般都從小開始學習點字,長大後很難再去重新學習其他方式,不過,小童對觸感手語的「發展空間」就大得多。

雖然在澳門,觸感手語可謂鮮有人問津,然而,錦池仍然積極嘗試,在今年的「心之飛人」表演課程中,將觸感手語融匯其中,讓公眾增加認識。

早前,團隊亦前往佛山用手語演出本地劇場《都更》,錦池說,在佛山交流的經驗「很特別」,聾人與健聽人士一起合作亦相當有趣,當有人完全不認識手語時,反而更加容易「開放自己」。

亦有說法指,聾人的視覺比一般人還要廣闊,超過180度,聾人在擔任舞台表演時亦具有特別的優勢,在翻譯時可以兼顧較大範圍。

「我用聾人自身的優勢,用視覺作為領導,帶領他們,讓他們去接受聾人在無聲音無語言之下,怎樣運用情感或者動作去表達。」

「我們怎樣在瞬間的動作之間去呈現最真實的情感?用聾人的文化去感受『無語言是這樣的』狀態?」錦池說,使用眼神傳達情緒,在舞台表演當中亦相當重要。

「聾人都會變老,甚至變盲。」錦池期望政府可以支持觸感手語持續傳承,嘗試推動觸感手語,為將來多作準備。

*本篇訪問在麥月珍及容卡達的協助下,透過手語翻譯進行,特此感謝。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