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著上一期,我們用行動來向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宣戰,讓綠色生活變成由生活里的小事組成自然而然的生活。不用即棄物品帶來的各種不方便,可以由使用耐用美觀的替代品所帶來的快樂彌補。而不可避免的廢棄物,經⋯
上月,嘉思欄花園的一棵石牆老樹引起了路過市民的擔憂,因為民署將其修剪到近乎禿頭,大部分的樹冠都不見了,原本濃密遮蔭的美麗大樹突然就變得年老禿頭,對於習慣了有她陪伴的市民來說,心理上真的難以接受⋯
今年的七月是史上最熱的七月,氣候變化的警鐘沒有停止過,未來的危機與其在這裡怨天尤人,不如實實在在的努力一把去挽救。過綠色生活,並非一個顯得很高尚的口號,而是自我的救贖。綠色就是由一點一滴的生活小⋯
「大學生綠色營」是原《大自然》主編唐錫陽及其夫人馬霞共同創建的,是以關心環境保護的大學生為主體,並有記者、作家、科學家參加的民間活動,已舉辦了十七次。綠色營曾經遠征白馬雪山,通過對滇西北金絲猴所⋯
考考你,澳門去年每人每日平均產生1.96公斤生活垃圾,那麼一日、二十五人的生活垃圾是多少?只要你拿出計數機,三秒鐘就算出:49公斤。嗶嗶!錯了,是不到1公斤!這正是我們一班澳門人往香港「探索野人⋯
六月一個週末,澳門幾位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嘰嘰喳喳飛進了位於珠海平沙的綠手指有機農場。這一天,農場的小仙和象茵帶著我們逛,並細心介紹農園裡的一草一木,孩子們在農場的泥地上飛奔,摘菜摘到興奮大叫⋯
在上一篇蘇國賢總監的文章裡,我們看到香港市區樹木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這一篇將會繼續探討如何解決樹木管理的問題。 在澳門,情況有所不同。我們負責管理樹木的是要處理大小事務的民政總署,並無專門的樹木辦⋯
樹木總是城市裡不可或缺的一員:站在路邊吸收廢氣,炎夏的烈日中提供綠蔭,給緊張的都市人帶來安撫。他們安靜、順從,任由城中人決定命運。如果,這個城市的人重視維護記憶和故事,那麼,樹木們就會被用心對待⋯
上一期,我們走訪了一部分城中的古樹,並和十年前民政總署出版的《澳門古樹》上的圖片對比,發現了部分古樹消失,部分古樹出現健康問題或現狀堪憂。將這些問題匯總,針對樹木的管理,我們寫信詢問了民政總署⋯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每年全澳公共綠化帶的落葉、修剪的樹枝和草坪都會產生大量綠色廢棄物,以往大部分都只能運往堆填區。民署去年開始引入新型處理機,將傳統堆肥的時間從半年至九個月大大縮短,只要兩至⋯
書名:第一次學種菜 作者: 藤田智 譯者:瑜軒 出版社:楓書坊 種類:花草園藝 書中介紹了果菜類、葉菜類、香草類等八十種蔬菜的培育方法,每一種都有標上難易度,讀者可以自行選擇合適的蔬菜來種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