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誰拔了社工的翅膀?

【封面故事】
理想與現實,社工等於派禮物?
今期我們將訴說一個個社工的真實故事,在政府大灑金錢背後,為何前線社工的無力感與日俱增?想幫的人還是幫不了,有的甚至心灰意冷離場?為何政府投放越多資源,社會服務反而變得浮面、短視又勢利,只能跟隨官方資源起舞。是誰拔掉社工的翅膀?令他們變成一群終日埋首文件、跑程序、追資助、趕Qoute的「業務員」?
X
【人物】
誰拔了社工的翅膀 —— 兩代社工對談
【社區起義】 同是喵狗守護人
甘地說過:「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它怎麼對待動物。」當我們的立法會議員將動物的生命視作「低人一等」,民間多年來一直有不少有心人想盡辦法救助流浪動物,透過網絡連結的力量,動物義工籌集更多資源去進行拯救行動,謹以今期專題向他們致敬!
【綠色生活】古樹十年,今昔對照-澳門的樹(一)
對於樹的保護,我們有許多疑問和不解,而這些都是對城市發展相當重要的問題, 因為從對樹木的保護方式中,便可以看到這個城市的人文素養與對文化的重視程度, 究竟如何。 接下來,《論盡》將分幾期探討有關澳門樹木的問題,望能引起當局及市民更多關注, 更望能儘快為保護樹木而立下具約束力的法案,使小城的樹木能受到適當的重視, 願鬱鬱蔥蔥之景,長伴市民身旁。
【藝文爛鬼樓】
教育在日常(二)—「鄉師自然學校」與「種籽計劃」
我們前往香港鄉師自然學校,參與了由師生家長共同籌辦的「屯屯市集」並與小雨校長進行訪談,了解學校如何 進行不以「達標」或「訓練」為教育內容,而以自然為師、讓孩子們敬天愛人愛 生命,又是如何在教學中讓孩子們獨立,建立民主自治的校園氣氛,驚見體制外 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熱情;同時,十位臺南「種籽計劃」的志工教師來澳,分享在本澳少見的大學生志工團隊,分享他們如何察覺城鄉差距的教育問題,然後從社區需求設計與制式教育不同的教學內容,促使臺南玉井的小學生們找到自己與社區的聯繫,發揮孩童個人的影響力。

售賣地點:https://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s://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誰拔了社工的翅膀? ──澳門兩代社工對談 2015年03月10日|文:許諾

近年政府對民間社會服務機構的津助有增無減,但在大灑金錢背後,為何前線社工的無力感與日俱增?很多時想幫的人還是幫 […]

不是沒有掙扎過,外展社工阿泰選擇留守前線,只因可以做到的會更多
外展社工:尋找失落的靈魂 2015年03月10日|文:許諾

傍晚匆匆趕到,在約定的街角與阿泰碰面,highline的金髮直留到肩上,一身板仔look,最格格不入是那文青專 […]

社工這一行,去或留? 2015年03月10日|文:許諾

外展社工一做四年,生活和工作好像分不開,家人全都放假休息的時候,就是自己最忙的時候,阿泰不是沒有「淆底」過。 […]

善牧會資深社工黎彩燕
誰說社工只是做輔導?——專訪善牧會社工黎彩燕 2015年03月10日|文:論盡採訪組

單親媽媽、未成年產子、因家暴身陷徨恐之中的婦女,善牧會資深社工黎彩燕入行廿六年,一直處理這些非常個案,為弱勢婦 […]

下班才可履行社會公義的社工是怎樣養成的? 2015年03月10日|文:現職社工 甘雪媚

家暴與「扶貧」是否有關?與「賭癮」是否有關?當然有,社會問題往往是環環相扣,家暴或許只是結果之一,成因可能是多 […]

諮詢專場不可著黑衫 聖大否認妨礙表達自由 2015年03月10日|文:論盡採訪組

對於日前《論盡》網上版刊登一篇有關社工註冊諮詢專場的讀者來稿「我被壓迫你還說我偏激?」,署名是「一位不甘於不公 […]

社會關懷──社會工作的本質 2015年03月10日|文:社會工作課程講師 梁啟賢

兩年前四月中的一個上午,我正主持社會工作課程新生入學面試,當該節面試即將結束時,我按習慣向各考生查詢是否有問題 […]

【論盡者言】專業者的責任 2015年03月10日|文:論盡者言

「論盡」作為媒體,對社工專業的關注,是本地少有的。早在2011年,已經組織過兩期的每周專題,探討社工的理想和困 […]

曼琪畫像
流浪喵奇緣 2015年03月10日|文:哲盧

從事藝術工作的ANN愛貓也喜歡畫貓,家裡收養了兩隻流浪貓「大肥」和「曼琪」。每逢周末婆仔屋「黃昏小聚」迷你藝墟 […]

「I see you」團隊成員很簡單,就是她和媽媽。「媽媽很有愛心。有時趕着外出,着媽媽把飯煲熟便可,她會說:『唔好!加啲菜,有營養啲!』」版主笑着說。
同是喵狗守護人 2015年03月10日|文:路兒

這晚是年三十。「I see you 遇見你」的面書專頁,出現了一段段餵飼地盤狗的影片,寫道「年三十,食飽飽,過 […]

學校和團體可預約入住金像農場的渡假屋體驗農耕樂
落地化春泥──走訪民署金像農場 2015年03月10日|文:論盡採訪組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每年全澳公共綠化帶的落葉、修剪的樹枝和草坪都會產生大量綠色廢棄物,以往大部分都只能運往 […]

國父紀念館此處原栽有本澳唯一的一棵百年陰香,如今樹死徒餘一地空蕩蕩,國父紀念館另一棵百年老蒲桃 (圓圖中)也難逃一死的厄運
澳門的樹1:古樹十年 今昔對照 2015年03月10日|文:大蔥、黑黑

2004年3月,民政總署出版了一本《澳門古樹》,書裡收錄了500多株古樹的資料。十年匆匆過去,不知這幾百棵古樹 […]

請來自然做老師──與鄉師自然學校校長小雨的訪談 2015年03月10日|文:大蔥、Carol

作為教育工作者,常有前路茫茫之感。學生永遠不盡如人意,教改總在兜兜轉轉。在香港,卻有這麼一所學校,把一切推倒重 […]

「社區小行動」行動街景
種籽計劃:十名大學生志工進入偏鄉的另類教育實踐 2015年03月10日|文:Inspiring 種籽計劃團隊

十名在臺南讀書的大學生,一年前因為看見臺南郊區與市區嚴重的教育落差,開始規劃一場微型社會行動—— 種籽計劃。這 […]

樂團Cicada(Photo by Cicada)
在寶島哼着生命之曲的蟬──專訪台灣樂團Cicada 2015年03月10日|文:小鳥

2015年開始沒多久,我看了台灣獨立樂團Cicada一場很精彩的音樂會,本來我是以一般樂迷身份從澳門飛往台北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