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方言社曾經為香港攝影師周浩文先生在澳門舉辦一場showcase 展覽,名為《天橋底》。顧名思義,該系列以攝影師拍攝天橋底的公共空間及公共裝置作為主題。最近喜聞周浩文把其作品匯集成書,並同樣命⋯
作為文化局轄下的一個展覽場地,座落於澳門市中心的塔石藝文館一直均以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展覽題材。該館的展覽場地佈局合理而開揚,因此能夠同時展出藝術家多個系列的作品,而本次藝文館的攝影展覽則展出了⋯
在上世紀初,作為全世界藝術中心的巴黎集合了來自世界各地最出色的藝術家。在這城市中藝術家們認識、相聚,甚至互相影響創作。而在這一篇「忘了攝・影集」中介紹的正是活躍於這時期的攝影師——以販賣相片為生⋯
在 COVID-19 疫情陰霾仍然籠罩全球的日子中,各國人與人的長途旅行變得稀缺,而國際航空的停頓,也使各航空公司的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攝影中,有為數不少的攝影書是以旅行作為主題,特別以前⋯
以日本攝影家淺田政志的故事為題材的電影《淺田家!》去年10月於日本上映,近日也將會於香港及台灣公映。電影是以曾獲得2009年日本木村伊兵衛獎(木村伊兵衛写真賞)的攝影作品集《淺田家》作為原著所改⋯
今次我們介紹的攝影書《American Photographs》是美國著名紀實攝影大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 的攝影作品。在那個攝影不被主流完全承認為藝術的時代中,埃文斯這部作⋯
Nick Brandt 是一位現居美國英國生態攝影師。他最著名的作品為在非洲拍攝的三部曲作品,分別是 《On This Earth》(2001—2004)、《A Shadow Falls》(⋯
在以往數期的篇幅中,我們介紹了不少美國與日本的攝影作品集,而本期我們把眼光移至歐洲,與各位分享一些重要的攝影作品。眾所周知,英國是其中一個攝影術最早發明及應用的地方,自19世紀以來均是攝影的發展⋯
當你在網路上搜尋「私攝影」,荒木經惟的名字近乎會出現在每一個搜尋結果的內容上,而他早期的攝影集《感傷之旅》便是奠定了以日本私小說作為基礎的攝影、私攝影的代表作之一。網絡上針對荒木經惟與及私攝影的⋯
在攝影藝術的百年發展中,往往有一些很特別的瞬間改變了往後創作及觀看攝影作品的路向。今天介紹的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這本當年非常前衛的作品正是其中之一⋯
方言社早前曾於澳門獨立書店「邊度有書」進行一個名為「攝影出發.遊葡萄牙」的小型攝影書讀書會,統整了方言社成員於葡萄牙進行藝術駐村之旅中取得的攝影出版物,並進行一次總展示。在讀書會中我們曾提及,相⋯
《Make》這本東松照明的攝影生涯回顧集由日本攝影出版社SUPER LABO於2013年出版。作為一本回顧當年逝世不久的攝影大師東松照明的回顧集,書中內容橫跨了東松50年的個人職業生涯;但以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