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澳門的體育界和傳媒界,甄慶悅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他身兼數職,既是乒乓球教練,又是傳新澳門協會的會長、專欄作者,還曾擔任傳媒工作者、運動員等多重角色。近期,他更是積極推廣乒乓球運動,希望為體育⋯
去年大灣區GT盃澳門區的冠軍梁欣榮,人稱「六仔」,在澳門賽車界多年,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一如不少八十後,六仔曾見識澳門發展最鼎盛的年代。難道他是個富二代,才有機會賽車、或有「父蔭」令他有財務自由⋯
在澳門,不少運動員一直努力追逐理想。然而,本澳的殘疾運動員,難得在近年取到奬金及「同工同酬」對待後,仍要面對資源被削減的局面。只有一個僅容得下一張球桌的辦公室、沒有教練亦沒有太多支援,殘疾人士如⋯
在澳門的健美界,邱頌華絕對是一個名人,就連一般市民對他的名字不會陌生。但他的故事不僅是一段選擇以體育作為愛好和事業的歷程,更是一段充滿親情和轉變的感人篇章。哪怕他現已成年及出名,但回顧那段歲月⋯
在澳門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裡,森寶師傅的名字於短短幾年間,在澳門算是逐漸得到不少人認識和認同。與傳統的風水師不同,他以獨特的見解、豐富的經驗和與時俱進的態度,在風水這一古老而神秘的領域裡,走出了一⋯
現年六十九歲的前馬會攝影師陳麗容(容姐),從1970年代就與攝影結緣。她原本是業餘模特兒,後來越來越熱衷於攝影。 一講起自己所愛的馬匹拍攝,容姐便要憶述與前馬會的因緣。於1993年,容姐應其先生⋯
繼賽狗在本澳停賽後,本澳賽馬活動也從今年四月一日起正式從「東方拉斯維加斯」退場。此舉令不少馬主及馬迷傷心不已,而本澳資深的前評狗人兼評馬人胡應勤(章勤)也感到不勝唏噓。 回首往事,胡應勤感慨道⋯
提到近代「武術宗師」,或不少人會受到影視作品影響,對一眾人物如李小龍、葉問或黃飛鴻等朗朗上口,特別是自從詠春拳相繼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獲得更多向外宣揚的機會。然而⋯
每當大家路過台式飲料店時,有否思考過一杯台式飲料背後來自多少人的付出?天仁茗茶前代理商朱鍾真在澳門經營多年,亦曾在中國多地經營生意,他認為,澳門的人情味與台灣的氛圍甚是相似,對此情有獨鍾。 擔任⋯
體育當中有一種「遷移價值」,簡單而言是,在體育中學到的道理,是可以遷移到你的生活當中。例如體育教會你要刻苦耐勞,你在別的地方也會是個刻苦耐勞的人;體育教會你有抗壓力,面對工作壓力時你也可以抗衡挫⋯
澳門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劇場演出活動,如今本澳藝術發展程度是否能吸引普羅大眾關注其中?除了戲劇敍事之外,參與戲劇表演者的經歷也值得一提。 劇場工作者周穎欣自中學時期開始對戲劇萌生興趣。升讀大學時⋯
劍擊可說是近年新興的熱門體育項目。劍擊教練楊慕寰當年秉持初心到台灣學習,後再到上海進修,如今已是澳門「劍擊第一人」。他耐心一步步向澳門人推廣、宣傳他認為「最好的」體育項目──劍擊,也擔任教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