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边度有書」正式向外公佈,要撤離新馬路了。
當新馬路不再有書 2016年09月9日|文:黑黑

二〇一六年九月初,繼兩個月前边度有音樂宣佈結束營業後,边度有書也正式向外公佈,要撤離新馬路了。消息傳出,同樣引起公眾的激烈回響,不止本地公眾,許多外地朋友也都紛紛留言和貼上過往在此拍下的相片,人⋯

《石頭雨.海之歌》概念繪本
記錄《一本書的誕生──我們怎麼閱讀繪本的出版細節》 2016年02月23日|文:大蔥

一套明信片丶一張地圖丶一本小繪本丶一頁立體書,《石頭雨.海之歌》匯集了四位藝術家的創作,是一本別具心思的書,目前出版了三百本。上周六(2月20日)井井三一兒童繪本書屋請來了該書的策劃和文本作者莫⋯

大蔥:孩子需要什麼樣的閱讀?
自然教育和孩童閱讀:書墟裡的媽媽話題 2015年12月29日|文:大蔥

一年一度的廣州書墟在繁華的北京路上一棟由設計師精心改建的民國老房子裡舉行。早有聽聞書墟的熱鬧好玩,親自去一趟,果真是「人潮湧湧」。不過,這不是購物的人潮,而是徜徉在舊書堆中和講座台前的人潮。在書⋯

閱讀‧越讀‧悅讀 ──我的閱讀傳承之旅 2015年05月21日|文:蔡梓瑜

大哥於年前往生了,留給我最寶貴的財產是閱讀。小時候,與大哥同房,他愛閱讀,舉凡《讀者文摘》、《紅旗》雜誌、《毛澤東選集》等都愛讀。大哥不善執拾,書報經常四散,我看不過眼,自告奮勇當打雜。有一次⋯

閱讀「家」 2015年05月21日|文:蔡文凡

3歲以前的家,我記得的不多,但我仍然記得3歲的家有書。那是一套中國經典白話小說系列,深藍色的精裝書,大概是12本,有《三國演義》、《西遊記》、《儒林外史》、「三言」等。 3歲以後,給我最深刻印象⋯

我的閱讀心得 2015年05月21日|文:鄺菁誼(澳門培正中學初中一年級)

我喜歡書本,原因是可以在書本裡看到不同的故事,書本是我的良師益友,陪伴我一起成長。讀幼稚園的時候我最喜歡看的書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灰太狼的角色永遠都是代表壞分子。 從小我便喜歡看書,為什麼要看書呢⋯

閱讀作為一種面對世界的態度-《楊照──閱讀這個世界》講堂筆記 2015年04月20日|文:黑黑

剛過去的星期天下午,何東圖書館著實熱鬧,未入中庭,遠遠便見到許多市民圍成一圈,原來是澳門樂團在演奏古典樂,而名家講堂的《楊照──閱讀這個世界》又開始在即。 在一個多小時的講堂裡,學養淵厚的楊照把⋯

澳門中央圖書館館長鄧美蓮
讓書留傳 讓情流轉 2015年04月16日|文:路兒

因為讀着深受感動,所以希望你也能讀;當中的一字一句,就是我的心情……出處不名的一句文字,彷彿總結了把書送出的種種理由。 「每當你分享時,閱讀其實豐富了很多。」澳門中央圖書館館長鄧美蓮也把其讀書之⋯

(Photo credit by readingawaythedays)
孩子,想說讓你真的愛書不容易:淺談本埠英文學校閱讀推廣教學之成效與限制 2015年04月16日|文:日斗

「閱讀推廣呢行唔難嘅,叫啲細路平時多啲睇書,攞高啲分就得啦!」小弟簽下人生第一份專職合約時,我的老闆──氹仔某英文學校學長如是說。小弟畢業自福爾摩沙島某不入流大學,學的是賺不到錢的人文社科專業⋯

與《澳城記事──望廈1849》作者談閱讀 2015年04月16日|文:未熄

早前穆欣欣的《鏡海魂》在澳門公演,引發了對如何在藝術作品中處理澳門歷史衝突段落的討論。同一件歷史事件,在楓靈(梁倩瑜)的繪本《澳城記事──望廈1849》中,卻一有不同解讀。 創作:多角度的歷史閱⋯

六十歲的初戀 隔海相望-對談港澳年長男同志 2014年11月23日|文:論盡採訪組

  香港首部關於年長同志的著作《男男正傳》,以口述歷史的形式記錄了六十三歲到八十九歲的一群老年男同志的歲月故事。作者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江紹祺博士經常感嘆:香港地,老人家與及同性戀者⋯

帶閱讀進偏鄉 -《沒有學校的魚》 2014年11月4日|文:大蔥

常在中國的偏遠地區行走,有世界屋脊的高原藏區,也有森林峽穀的獨龍族聚居區。喜歡那些原始風光,還未被人類改造的土地真是美呀。 當地人都過著在城市人看來「貧困」的生活。沒有華屋軟床,也沒有來自世界各⋯

街角書店 2014年09月15日|文:陳汶燁

位處羅神父街、開業多年的「悅書房圖書禮品店」營業至九月底結業,作為多年支持者的我,對於書店要結業在感到可惜之餘,內心不免慨嘆,在澳門真正屬於居民可以親自前往訂購各類型圖書,或索性在店內坐下,好好⋯

尋路我城──2013年廣州書墟,我的扭扭筆記 2014年01月7日|文:川井深一

走進廣州書墟 每年廣州書墟都以不同的主題作切入,引發「閱讀的多種可能」的思考。 2013年主題是「閱讀我城」,從城市出發,向時間前端抓取某個寫作/閱讀當下,啟示永遠在時間末處緊追著的你我,追尋此⋯

升評運動2013主題
藝評起步中,請給力! 2013年07月15日|文:黑黑

『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在今年將進行連串推動藝評寫作的活動,統稱為「升評運動2013」,首先舉辦劇評研習班、及時短評計劃等,4月14日進行了上、下午一共兩場澳門、香港、台北、廣州四地的「劇評空間研討⋯

誤解筆記:動物 2013年06月26日|文:川井深一

近來網上熱傳海南三亞泳客擁抱擱淺海豚自拍的相片,根據報導,在網民譴責聲中,海豚早已失血過多死亡。同時,身邊一個朋友談及孩子在幼稚園入學試的挫敗,小人兒望著刺蝟圖片無措,不知圖片渾身刺的小東西是甚⋯

邊緣對話──對文學節的一種希望 2013年03月22日|文:川井深一

2002年,初至澳門,友人帶我走進西洋墳場,我滿心疑慮:「為什麼澳門人與墳場比鄰?」後來這個疑問,陸續從不同遊澳友人的嘴裡吐出,大夥兒又各自解答:「澳門人是莊子的學徒,個個都看透,能一死生居住⋯

訪尋文學節 2013年03月22日|文:何老篤

愛閱讀的澳門人,總是能說出一二個作家來,可能是讀過韓少功在文革時代的馬橋,或胡晴舫的現代性城市身份……太多了,太多了。閱讀總是看著作家們文字的兀自想像,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可是,雀仔園的大辮⋯

錢買不到的東西──為什麼我們的城市就是沒有 ? ! 2012年12月7日|文:黑黑

去省城,自覺自己是個鄉下人,更可悲的是,生活在一個居然自以為先進和文明的地方,動不動灑落大把白花花銀子製造城市頭條,填掉整片海灣,換來幾十間只有外殼的洋房和一個假的天靈蓋,然後大聲疾呼整個城市都⋯

我那無中生有之境 2012年12月7日|文:川井深一

握著剛付印完成的個人詩集,不過是樣刊,手就抖震得自以為是金馬獎最佳女優桂綸鎂,波亮波亮,花枝亂顫。拎到廣州書墟北京路225會場,這裡收集了各種最小單位的革命,眾多獨立出版品擠在自己的搖搖椅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