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政治學:從活化文物到活化社會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者言
如果說,文遺保育是澳門近十多年來最受關注的社會議題之一,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尤其是澳門歷史城區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 […]
寧靜小村迎遊客 九澳居民:發展旅遊真的好?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政府為着發展旅遊,又打路環九澳村的主意,想要打造「古村遊」,不少旅遊發展委員會委員亦曾表示支持開發聖母村成為旅 […]
設施功能先於保護建築?林翊捷:「活化」變綽頭 概念本末倒置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土地資源缺乏,人口密度高,或為「保育」、「活化」、「增加人流」,不少被丟空的舊建築均會被翻新或擴建,以騰出 […]
外牆主義不合時宜 呂澤強︰文物大改造易失原有價值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近年不少歷史建築的保育議題都引起社會極大迴響,然而,政府的保育措施不是「異地保留」,就是原地只保留外立面, […]
2015-2016 特色建築關注事件簿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媒體
愛都酒店 2015年4月,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提出擬愛都酒店重建計劃,擬將該處改建成具體育設施和文康類的青少年 […]
喜歡歷史 不喜歡舊
2017年02月3日|文:澳門路人
那棟有着泥紅色瓦頂的綠色小屋,對許多澳門人來說幾乎是無法察覺的存在。 從幽靜的嘉思欄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
建築外殼驚艷 靈魂死寂 林發欽:由民間活化可激活想像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環顧澳門,不少舊建築皆有被翻新再利用,但不難發現,一間間舊建築的硬件翻新過後,多以博物館或展示室的形式重新開放 […]
船廠:望參與荔枝碗發展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荔枝碗船廠自去年4月出現爆柱事件後,政府一直圍封。海事局曾表示已清除鬆脫部件,局方亦會作日常巡查跟進處理。有船 […]
讓「澳門號」回到荔枝碗 談駿業:望復興「船村」 傳承文化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很奇怪,荔枝碗號稱華南或東南亞地區最具規模的造船廠,但已經沒有船。」面對眼前極待修繕的舊船廠,一直致力推廣本 […]
關於發展的思考
2016年04月21日|文:詹米
現在澳門一切的土木興建,我不理挖山又好,崔家拆祖屋又好,路環開山又好,乜都好,其名目是,要澳門有發展。 但係不 […]
活在這個城市像活在一座沒有回憶的主題商場
2015年05月5日|文:思崎井
穿過昏黃的街燈,大片的水泥牆班駁,露出皮膚底下那歷史感濃厚的青磚頭,門簷觸手可及,街影被拖長成一條畢直的直線, […]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幾點思考
2014年12月12日|文:欣欣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在於透過一系列針對性的規管措施,對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護與管理作出合理調控。其最大的 […]
繁華背後 被忽略的一群
2014年07月11日|文:哲廬
澳門位列全球最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地區之一,政府庫房水浸,居民福利相對完善,理應是一個福地。但繁華 […]
澳門政府的「鴉片管治哲學」——專訪時事評論員蘇文欣
2014年07月11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博彩業的蓬勃發展,為政府帶來每年逾千億的財政收入。然而,對於各種民生問題,政府卻往往束手無策,令市民的怨氣 […]
澳門人的財富都跑哪裡去了?──專訪直選議員吳國昌
2014年07月11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自回歸以來,致力發展成為一個博彩天堂。各種光鮮亮麗的經濟資料,使澳門小城一次又一次地成為全球焦點。根據世界 […]
就是不服從?!由港人自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不易妥協基因
2014年06月29日|文:小花(文、採訪、圖)
二零一四年只過去了一半,但我們已經可以肯定,今年是絕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三、四月,台灣先有反服貿引起的「太陽花學 […]
這裏是蓮花福地 沒有痛楚就死去
2014年04月18日|文:李國強
對長大的社區感到陌生 「李生李太早!」,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早上,大廈管理看更笑容可鞠地朝我倆夫婦打招呼。她是一 […]
潘志明:十年前澳門人擔心自己無前途 現在憂慮子女前途更甚
2014年04月18日|文:殷憂、清保涼(採訪、文)
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指十年前市民尤其低收入群在面對高失業率、「沙士」恐慌時「擔心自己冇將來,但而家擔心子女 […]
望樓輕嘆
2014年04月18日|文:作光
零九年筆者開始離家獨居,當年租金相較以往已不便宜,一單房(俗稱劏房)約一千多元,一般一千五百元以下有交易。舊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