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外殼驚艷 靈魂死寂 林發欽:由民間活化可激活想像

046 以活化之名 紙本月刊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7413

時間:2017年02月3日 10:10

環顧澳門,不少舊建築皆有被翻新再利用,但不難發現,一間間舊建築的硬件翻新過後,多以博物館或展示室的形式重新開放,亦僅此而已。開幕的熱鬧過後,陳列展示十年如一日。社會亦有意見質疑建築空間的使用僵化,無助向公眾推廣建築物的意義,刺激對歷史的想像思考。

對此,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林發欽表示這反映了社會對「活化」另有期待。「社會期待活化不單是硬體建築修復,更重要是修復後,這文化空間的使用情況是否會達到最大的社會效益,或我們所期望能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大政府」主導空間 活化變僵化

林發欽表示,「活化」起碼包括兩步:第一是硬件的修復,第二是空間的使用。而現時澳門不少「活化」後,舊建築硬件上雖然已被翻新,但空間只成為陳列館,重新開放後僅是靜態地開門關門迎客。「澳門這樣的空間越來越多。每次有這樣的硬體空間出來,從建築上給人的感覺是驚艷的,但兩個三個後,我們就發生疑問:我們追求的活化是否純粹硬體空間的打造?除了投放大量金錢外,亦希望達到甚麼成效?」

他認為,現時很多修復後的空間均由文化局接手營運,即使外判,亦僅是「服務」的外判,而非把「使用權」外判。「已劃定官方持有,官方使用,官方安排,只不過判『服務』出去,不是判『活化使用權』出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要分清楚。判一個服務,很難實現社會上所期待對於文化空間的舉辦主體的多元化,以及活化路向的多類型發展。」

由民間發板 激活文化想像

綜觀世界各地均有不少將舊建築外判予歷史或文化團體營運的例子。例如於2012年入選國家地理雜誌「全球十大傑出名人故居」的美國「馬克.吐溫故居」,便由當地非牟利團體營運成文學館,除設有馬克.吐溫生平的展覽外,亦會定期舉辦各種寫作工作坊、文學沙龍等。林發欽指出,現時澳門有不少有心有能力的藝文社團,政府可考慮將舊建築的空間使用權外判,透過民間智慧「活化」項目。

「引入外判後,團體會有各種具創意的想法推動客人來訪,可能辦成一個文創的商業空間,有少許CAFÉ茶座,定期舉辦一些沙龍講座,凝聚一批這範疇的愛好者。」他又以剛開幕的草堆街80號為例,認為可連結一批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愛好者,定期有沙龍聚會,甚至可以連結海外的孫中山研究者,或其他地方的藥業博物館、檔案館。「它會達到這種多元性功能。我們想像,如這些功能又由官方去做,文化局的同事都會疲於奔命,因為空間越來越多。」

他表示,現時政府當中不乏人才,但在行政架構下,很多事未必能恰如其分地發揮。「現在主要的資源和主導權限,都控制在政府手上。現在的文化資源基本上由『大政府』掌控了。我們可適當考慮不只金錢的文化資源,也把空間適當釋放給民間。」

他又補充,政府開標時的限制應盡量少,盡可能開放給民間參與,「不要先入為主,想着自己有甚麼設計,甚麼想法,除非你有一個很重大的文化政策,否則大可不必。現在澳門有很多藝文社團很有能力很有心,我覺得可嘗試這方向。最終外判出去的公帑,說不定比文化局自己營運要低,成效也可能較多元化。」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