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葡文學校當年由Oseo Acconci(夏剛志)負責建造。Sofia和Victor表示,Raúl Chorão Ramalho與夏剛志的關係非常好,生前曾多次提起夏剛志。他們也有留意到關於愛都酒店的保育爭議。資料圖片
葡文學校舊翼設計師 跨越地域增磚添瓦 2023年12月2日|文:論盡媒體

南灣的葡文學校、士多紐拜斯大馬路的市政廳員工宿舍、美副將大馬路的澳門建築師協會會址……這些建於一九六〇年代的建築,都是出自葡萄牙建築大師Raúl Chorão Ramalho(一九一四至二〇〇二⋯

馬斯華的「考牌作」設計。截圖自官樂怡基金會直播片段
學成歸來 本地建築師連結國際與小城 2023年12月2日|文:論盡媒體

在Ana Vaz Milheiro眼中,澳門五六十年代的現代建築看起來既熟悉,又陌生。「這裡的建築有一些細節我很熟悉,但合起來時令我驚訝。」 「我相信這是六十年代時葡國建築師帶給澳門的改變之一⋯

二〇一二年的國際酒店。攝影:陳永漢
獨特現代風景 因與世界連結 2023年12月2日|文:論盡媒體

澳門的現代主義建築並非始於五十年代,也不只是葡國建築師的作品。例如澳門高美士中葡中學(前身為澳門議事局市立小學,一九三九年落成)、雀仔園街市(一九四〇年竣工)、國際酒店(一九四〇年落成,翌年開幕⋯

上海慎成里「微改造」 倡留住生活氣息 2021年09月2日|文:論盡媒體

歷史建築要如何修復活化,一直是不少城市思考的課題,特別是古舊的民宅。若把居民遷到別處,將建築改建成商業或展示用途,房子雖被保留,卻也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氣息,居民的賠償與社區舊有的連結也是另一問題⋯

澳門特色嶺南建築 保護、活化如何共存? 2021年09月2日|文:晶

澳門位處嶺南地區,不少中式建築自然具有「嶺南特色」。但今天,澳門很多中式古建築雖然留下了立面,但內裡的間格已經消失,難以讓今日的我們窺探昔日嶺南建築的智慧全貌。但如果能好好利用,是否就有好好保存⋯

摩登之弧度- 現代建築的日落   2021年01月14日|文:欣欣

位於大堂街9-11號及羅結地巷11號樓宇,傳說是意大利雕塑家夏剛志(Oseo Acconci)的作品。 記得去巴拿馬時,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巴拿馬大運河,而是舊區中那些為數不少的現代主義建築。世界⋯

澳門文化組織BABEL的成員、建築師Tiago Saldanha Quadros分享,在澳門,歐式地景與中式建築互為交錯,但仍保持着自身特色。
澳門變變變──建築師看澳門 2019年12月16日|文:文欣

「我很喜歡澳門的光,澳門的地貌,澳門的城市結構,澳門的密度,澳門兼容的文化氛圍。」澳門文化組織BABEL的成員、建築師Tiago Saldanha Quadros分享,在澳門,歐式地景與中式建築⋯

清平戲院活化方案文化局將投入逾500萬。
空間政治學:從活化文物到活化社會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者言

如果說,文遺保育是澳門近十多年來最受關注的社會議題之一,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尤其是澳門歷史城區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前後幾年,從重建下環街市、藍屋仔爭議、東望洋燈塔景觀危機、拆卸望廈兵營、主教山景觀問⋯

昔日碼頭滿地垃圾,並有陣陣臭味
寧靜小村迎遊客 九澳居民:發展旅遊真的好?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政府為着發展旅遊,又打路環九澳村的主意,想要打造「古村遊」,不少旅遊發展委員會委員亦曾表示支持開發聖母村成為旅遊景點。但有多位於去年底曾到聖母村遊覽的市民先後反映,九澳聖母村七苦聖母堂旁邊數間正⋯

城市規劃師林翊捷
設施功能先於保護建築?林翊捷:「活化」變綽頭 概念本末倒置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土地資源缺乏,人口密度高,或為「保育」、「活化」、「增加人流」,不少被丟空的舊建築均會被翻新或擴建,以騰出空間安插新設施。但環觀近年發生的「活化事件」,如:南灣舊法院改建成新中央圖書館、龍環⋯

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呂澤強。
外牆主義不合時宜 呂澤強︰文物大改造易失原有價值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近年不少歷史建築的保育議題都引起社會極大迴響,然而,政府的保育措施不是「異地保留」,就是原地只保留外立面,內部大改造。這種徒具外殼,而抹殺了原有的特色和氛圍的保育政策,往往被稱為「外牆主義⋯

2015-2016 特色建築關注事件簿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媒體

愛都酒店 2015年4月,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提出擬愛都酒店重建計劃,擬將該處改建成具體育設施和文康類的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具100個車位的停車場及全天候游泳池,或成為演藝學院。社會爭議不斷,質⋯

位於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的霍英東基金會大樓,為本澳上世紀典型的葡式住宅,去年被發現其屋頂已被拆至見光。工務局回覆傳媒查詢時稱,該地段屬國有土地及特區政府私產,當局於2014年3月收到該建築物授權人的裝修及擴建工程計劃的申請,會保留外立面。
喜歡歷史 不喜歡舊 2017年02月3日|文:澳門路人

那棟有着泥紅色瓦頂的綠色小屋,對許多澳門人來說幾乎是無法察覺的存在。 從幽靜的嘉思欄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隨風飄揚的紅白藍帆布,和沙塵滾滾的工地。這裡曾是兩座神秘灰藍色建築的原址,像對患了自⋯

去年6月,路環荔枝碗船廠因日久失修被政府圍封,現時政府手握一座船廠及兩間小屋的業權,據講將重新打造成文創中心,但其餘11座船廠的去留成疑。
建築外殼驚艷 靈魂死寂 林發欽:由民間活化可激活想像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環顧澳門,不少舊建築皆有被翻新再利用,但不難發現,一間間舊建築的硬件翻新過後,多以博物館或展示室的形式重新開放,亦僅此而已。開幕的熱鬧過後,陳列展示十年如一日。社會亦有意見質疑建築空間的使用僵化⋯

談駿業近年致力推廣澳門造船工藝文化 。
讓「澳門號」回到荔枝碗 談駿業:望復興「船村」 傳承文化 2017年02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很奇怪,荔枝碗號稱華南或東南亞地區最具規模的造船廠,但已經沒有船。」面對眼前極待修繕的舊船廠,一直致力推廣本地造船文化的談駿業不免無奈,「我們不是要行業復興,但文化符號可以回來。這是我們的回憶⋯

雀仔園街市門口牆上的石碑,文字大意為: 「建於1940年.為「百年雙慶」- 葡萄牙的建立與復興 - 揭幕。1940年6月4日」 。
雀仔園想像 2017年01月21日|文:路家

這裏是一個八角形建築。曾經在葡國薩拉查管治時代,葡國為宣揚國族主義而定下「百年雙慶」,這裏便是為慶祝「雙慶」而建,入口牆壁上的石碑清楚記得。 這裏可能是建築師陳焜培僅有的傳世作品;這裏建於30年⋯

攤販:整返冷氣先再講!
下一拆,雀仔園街市? 2016年11月25日|文:論盡採訪組

  人流稀疏仲要加至五層﹖攤販居民怒斥:浪費公帑! 特首崔世安11月11日落區到雀仔園「了解民情」。約十日後,特首胞兄、間選議員崔世昌即於首日行政法務領域施政辯論中,表示雀仔園街市人流⋯

1973年代的內港街道(圖片來源:Karsten Petersen)。
內港騎樓的築跡 2016年11月15日|文:Alex Lou(圖、文)

在內港的街道上不難發現一些舊建築,包括一些為數不多的「騎樓」。百多年前的內港沿岸上,舊式碼頭與騎樓建築形成一道風景,盛載昔日內港繁華的景象。不過,近年內港的騎樓一楝楝地拆卸,過去的騎樓歲月正一步⋯

夢裡繁花夢外囚──在庫哈斯的「通屬城市」之中 2016年09月20日|文:陳斑妮

危險的親切感 荷蘭建築大師庫哈斯(Rem Koolhaas) 早於1995年便提出「通屬城市」 (generic city)的概念,指「無差異、無特色而具秩序品質的城市環境,將為全球化的必然潛力⋯

多媒體設計師陳子揚同時也是紀錄片導演,去年作品《字裡城間》紀錄澳門街道上出現的字體及字體美學。
設計師評「武林群英會」 佈置道具:一堆品味差劣、俗氣的醜陋擺設 2016年09月19日|文:陳汶燁

設計師是城市美學的守護者,面對城市日漸不堪入目的城市佈置,本地平面及多媒體設計師陳子揚表示,本月中上旬由社會文化司牽頭舉辦的「武林群英會」宣傳,以及在塔石廣場擺放的佈置道具,得到的效果強差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