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世安十年.埋單計數

世安十年,你最記得甚麼?是崔世安自己離任前意圖成立「六百億投資基金」?是「離補法案」的「我不會自肥」?還是「暨大一億」?是「天鴿」的十條人命?是輕軌尚未完工?離島醫院落成無期?是掘路工程無日無之,政府多個活動豪花幾千萬,還是分予市民的現金分享加到一萬?世安十年,市民過得好嗎?近十年,市民問得最多的,大約是「政府除了派錢還會做甚麼?」說好的經濟多元,發展文創,居民到頭來只覺得文產基金億億聲地把錢批走,成果卻不明不白。

2017年8月23日,「天鴿」風災,澳門多區受災嚴重,有十人喪生,但崔世安先到災情較輕微的氹仔花城視察,被公眾狠批。
就這樣,我們又過了十年⋯⋯ 2019年12月16日|文:論盡者言

世安十年,你最記得甚麼? 是崔世安自己離任前圖成立「六百億基金」?是崔世安自己離任前意圖成立「六百億投資基金」?是「離補法案」的「我不會自肥」?還是「暨大一億」?是「天鴿」的十條人命?是輕軌尚未⋯

世安十年,市民如何評分?
世安十年,市民如何評分? 2019年12月16日|文:論盡媒體

特首崔世安召開總結十年施政工作記者會。有傳媒問及崔世安對自己十年施政的評分。崔世安回應稱,自己批評自己很難,由廣大市民給予意見更為適合。亦有傳媒問及崔世安於過去十年工作中最為滿意及不滿的地方,崔⋯

學者余永逸。
余永逸:派錢非萬能 深層矛盾正累積 2019年12月16日|文:論盡媒體

世安十年,現金分享由6,000元加碼至現時的10,000大元,還有政府每年這樣那樣的津貼與資助,維持了澳門這十年表面上的平穩,但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從未除根。 公共行政學者余永逸認為,崔世安政府以派⋯

2018年,有居民自發組織遊行,反對政府早前提出火葬場選址氹仔沙崗墳場,批評政府黑箱作業,漠視居民意見。有市民直言「社諮委不代表我」。當時也有意見認為,選址讓該地涉及利益輸送。最後火葬場計劃被撤回。
吳國昌:政治問責在崔手上完全喪失 2019年12月16日|文:論盡媒體

回顧過去十年,政府屢出現「大白象」工程、公共工程嚴重超資超時、政府人員涉嫌貪腐、利益輸送等問題,被坊間狠批是「官場敗壞」、利益輸送、用人為親等弊病,「禮崩樂壞」。立法會直選議員吳國昌指,崔世安接⋯

「天鴿」風災突顯防災規劃不足。
議員批崔世安總結報告不提民主、官員問責 2019年12月16日|文:論盡媒體

11月12日,即將卸任行政長官的崔世安到立法會總結政府工作。直選議員吳國昌會後批評,崔世安的十年工作總結報告只提民生,不提民主政制,無論是行政長官、立法會選舉或設立市政署都與民主無關。而崔世安在⋯

看不到對文化事業的生態環境有何著力和政策,也看不到實際為文化藝術發展執行了哪些工作。
來論:文化在哪裏? 2019年12月16日|文:趙七

讀11月12日新鮮出爐的《2009-2019年民生工作總結》、《第三及第四屆政府施政總結》 及 《2019財政年度政府工作總結》,同時香港警察強攻大學校園的影像洗版,完全覺得這兩個相距35分鐘車⋯

2016年,政府通過「澳門基金會」向廣州暨南大學捐出一億人民幣,而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身兼暨南大學副董事長,被質疑「左手捐款、右手入袋」,並未有向公眾交代事件,引起市民不滿。
評論:世安十年 蝸居難求 2019年12月16日|文:蝸牛人

看到政府片段說「特區政府這十年不斷完善公共房屋的規劃和配套」。根據新聞局向傳媒提供的資料,2018年社會房屋數目的增長比2009年暴增135%,經屋數目十年間有上升了52%。但這是與十年前相比⋯

離島醫院第一階段工程的6座建築物中,僅「護理學院」有望在2019年第4季竣工,其他建築物如綜合醫院大樓、輔助設施大樓等上蓋工程就完工無期。
評論 「天使」在細節  數字話你聽:醫療質素明升暗降 2019年12月16日|文:蝸牛人

世安十年,政府人員為《施政總結》花盡心思圖文並茂展示出這十年間澳門的樣樣增長:本地生產總值比十年前增長、財政賭備比十年前增長、政府開支比十年前增長……但「天使」在細節。仔細看看,不難發現近幾年⋯

2016年,政府通過「澳門基金會」向廣州暨南大學捐出一億人民幣,而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身兼暨南大學副董事長,被質疑「左手捐款、右手入袋」,並未有向公眾交代事件,引起市民不滿。
世安治下 民意有被上達/回應嗎? 2019年12月16日|文:論盡媒體

從公共行政角度而言,判斷一個政府的管治質量會從回應(Responsiveness)和問責(Accountability)去分析。雖然而時因應香港局勢,不少人反觀澳門,覺得崔世安願「適時撤回」已是⋯

澳門文化組織BABEL的成員、建築師Tiago Saldanha Quadros分享,在澳門,歐式地景與中式建築互為交錯,但仍保持着自身特色。
澳門變變變──建築師看澳門 2019年12月16日|文:文欣

「我很喜歡澳門的光,澳門的地貌,澳門的城市結構,澳門的密度,澳門兼容的文化氛圍。」澳門文化組織BABEL的成員、建築師Tiago Saldanha Quadros分享,在澳門,歐式地景與中式建築⋯

大炮台的炮從英國來?——大炮台的二三事 2019年12月16日|文:論盡媒體

荷蘭園與聖約翰節 大炮台在澳門史上最為有名的一役,大約是1622年6月,荷蘭人入侵澳門的一次。那年頭,積極擴展海外貿易口岸的,除了葡萄牙,還有荷蘭。有指,早於17世紀初,荷蘭已積極打開印尼和日本⋯

【來論】草草推出膠袋徵費 商戶市民無所適從 2019年10月22日|文:Dinis Chan

為貫徹澳門特區「源頭減廢」的政策,第16/2019號法律,即有關限制提供塑膠袋即將於11月18日正式生效。環保熱潮風靡全球,減塑膠袋徵費並非新鮮事,鄰近香港膠袋徵費已推行近十年,雖然政策實際成效⋯

大炮台外牆批盪層出現剝落 戴仕炳:以最低限度作出干預 盡可能保留歷史資訊 2019年10月19日|文:論盡採訪組

在文化局舉辦的「大炮台的保護及修復技術」專題講座上,上海同濟大學歷史建築保護實驗中心主任戴仕炳為市民詳細介紹大炮台外牆所存在的問題、近10年對大炮台批盪層所進行的研究、修復及保護的原則與技術重點⋯

屹立本澳四個世紀 呂澤強細說大炮台的故事 2019年10月19日|文:論盡採訪組

位於大三巴牌坊旁的大炮台經歷了四個世紀的風霜,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在這300多年間,大炮台經過多次的改建,才變成今日市民及遊人所看到的樣貌。它曾經是澳督的官邸,曾是葡國人在本澳興建的防禦系統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