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樓輕嘆

2014-04-18 日子艱難 專題報道

文:作光

網址:https://aamacau.com/?p=7897

時間:2014年04月18日 11:11

零九年筆者開始離家獨居,當年租金相較以往已不便宜,一單房(俗稱劏房)約一千多元,一般一千五百元以下有交易。舊樓一房一廳近三千多元,二房一廳近四千多或以上。但時至今日,千五元,恐怕只能租得一車位。據報導,零三年時,澳門的房價約每平方米六千元,現在已經達到每平方米七萬,累計漲幅近11倍。而大量勞工到本地工作,本地人和外地人搶租,業主不愁無人租,租金有升無降。此外適合一般非大富人家居住的普通房近年來買少見少,租少見少。中下價格的樓宇除了政府樓外,幾乎是無新的,豪宅卻林立。政府政策亦不見得有利樓市降温,外地炒家熱錢流入等等因素令價居高不下。

獨居生活,深深感受貴租之苦。屋主每次續租都加租,更有因賣房而拒續租的,諸多因素,及後多次搬屋,每次都困難重重。最要命的是每次搬屋都需付出一筆數:上期租金,按金以及中介費。有錢都不易租到一房一廳,無錢更不用說了。一房一廳現時要走上好幾間地產公司才找到放租的。去年再尋租的時候,有業主開價一房(套房)三千五百元,朋友說﹕咁平?!一房一廳的已到四千以上,有電梯的更貴租。這算便宜?蔬菜廿蚊一斤!「便宜了!」「街市廿一個半一斤啊」。連外國回澳的朋友都喊貴,但澳門人總是樂觀的。現時在澳說「便宜」兩字就是帶點兒諷刺,這並非表示這則商業交易本來物有所值,意思是「相比起現有價格是便宜的」,「你不租大把人租」「貴都要食」。

租貴,但薪金卻追不上通脹樓價。筆者從事非政府機構,面對通脹樓價,難免感到「薪」苦。這種機構起薪點不高,有一萬的,有八九千的,以萬三四以下居多。加薪率不高,大部分受政府資助的機構加薪都取決於政府「放水」。房價高企不下,租貴通脹率高都是令青年人選擇投身更高薪行業的因素之一。非政府組織要跟政府、賭場打人力資源戰,談何容易?有人說年青人不應過早奢望買樓?但現實是,八零九零一代已成長,以筆者為例,家中有一弟弟,隨著年齡增長,各自需要的私隱度越高,自必然會想到離家獨居。

在房屋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較澳門政府有遠見!除了價格是市民可負擔外,新加坡超過八成人住這種政府「組屋」,真正達至「居者有其屋」的理念。此外樓宇寬敞,適合一家甚至是二三代人同住。這種寬敞可能短時間內增加政府支出,卻在長遠來說,減少政府負擔,聰明在於「一家互助」的概念,只要這個家空間夠大,生兒育女不愁無空間,同時亦減少子女成長後離開父母獨居的機率,從而達至數代人互相照顧的效果﹕增加生育率,減少人口老化的負擔。

相比澳門,經屋分配制度由原有的計分排序輪候方式改為分組排序,按每期可供應房屋接受申請,這種方式令青年人上樓更無望。四萬二千人申請千九經屋,真是如買六合彩一樣要「等運到」?!

在澳門,對於這代人來說,只能望樓輕嘆!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