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思崎井

傳說中的一口井。

字體隨意走走:在澳門發現身邊的一些字 2014年8月5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10022

是這樣,每個城市都有她獨特的面貌,所有收入眼簾的,全屬於城市的視覺語言,如果說建築是城市的外包裝,是第一道呈現給人感覺的門,那麼街道、景觀、招牌,就是城市獨特氣質美的載體,承載著文化及在地感覺⋯

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平面設計師難為無米之炊 2014年7月1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9330

平面設計被討論的話題性實在太低,這個長時間被忽視的重要行業。近年澳門經濟發展的速度,到達前所未及的地步。是時候提醒一下,一個不斷向前渴望跑贏的人,該慢慢轉過頭來,看看自己跑得快,可是都沒穿好衣服⋯

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以「蕃茄」的繪本為圖像藍本的「石頭雨」一幕(照片由足跡提供)
借小孩之名給大人說故事──《石頭雨.海之歌》 2014年6月5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8686

印象中關於澳門海洋的戲劇作品並不多,專門說給孩子聽的海洋故事還是頭一次。 兒童偶劇《石頭雨.海之歌》講述主角「牛牛」對海洋的求知及幻想:與花岡岩對話、聽貝殼訴說著古老的「精衛填海」傳說、娓娓道來⋯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我做文創,就應該跟你要補助嗎? 2014年5月7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8175

「兩億大餅」萬眾矚目,「文創界」視它為仙丹靈藥,只要有了這筆錢就能「持續發展」,全城文創熱。但誰在決定誰能得到補助誰不能?是誰默許這些人擁有至高的權力去選擇什麼是文化創意?文創是否大眾所必需的⋯

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難為正邪定分界
──在台參與學運多於採訪的澳門實習記者筆記 2014年4月4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7562

從佔領立法院的隔天起,我每天都到現場,直到太累待不下,再因為趕工作離開台灣的那一天,我看到的是一幕幕驚心動魄但感動人心的畫面。 我不是台灣公民,但熱愛這片土地、這裡的人和事,在台灣唸完大學後,經⋯

2014-04-04 這些夜,我們在臺北「反服貿」專題報道
先花兩億,後玩文創 2014年2月5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6570

文創潮最近好熱,「文創產業基金」更熱,正如普通人當得知政府注資金額為兩億時,心裡不禁「嘩,兩億?幾多個零啊?」但就算給的資本有多少個位數,相信也遠遠不夠背後要補上的文化成本。 得巨款後準備出發⋯

012 港澳新聞自由:危機四伏文化.芸術.設計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小型的公車站牌也跟隨風格
從平面設計角度看城市視覺 2013年10月6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4902

你喜歡澳門這座城市嗎?澳門開埠五百多年,除了建立了一般認知的城市輪廓之外,還有什麼讓你有印象?你有細心留意過公車站牌的字型是否一致、扶手電梯的配色跟環境是否適合嗎?手上的傳單,路上的垃圾桶,看到⋯

006 秋後算帳 ── 小城敗選的檢討文化.芸術.設計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Default Thumbnail
有些事情不太好講 2012年5月4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668

老實講,要寫一篇關於freelancer的文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久之前的高中時候,被文學耳濡目染,十分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經意都會幻想有一天,咖啡廳是我的工作室,做一下寫作或是畫插畫⋯

2012-05-04 早衰的澳門青年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