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小孩之名給大人說故事──《石頭雨.海之歌》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思崎井

網址:https://aamacau.com/?p=8686

時間:2014年06月5日 11:11

印象中關於澳門海洋的戲劇作品並不多,專門說給孩子聽的海洋故事還是頭一次。

兒童偶劇《石頭雨.海之歌》講述主角「牛牛」對海洋的求知及幻想:與花岡岩對話、聽貝殼訴說著古老的「精衛填海」傳說、娓娓道來一場「石頭雨」的事實等,「牛牛」從一連串的大冒險中不斷認識、找尋澳門的海洋。《石》敍事方式淺白,試圖用最簡單的語言帶出澳門海洋百多年的變化,當中不難發現在簡單講故事背後,暗藏創作者對本土的海洋破壞、大規模填海造地對海岸線的影嚮帶來的不安及無奈。

故事採用了直接敍事的方法,以精美巨型的立體書及道具作為串連整套劇的媒介,先吸引住觀眾(小孩)的眼球再說,開場時「老師們」給大家上一課「學會大自然」,簡述什麼是海洋,如大多數本澳老師機械式地按課本內容上課,所謂海洋早如史前動物般,只能夠從書本上得知,但無奈澳門本來就是一個海島,大部份的地方都與海洋為鄰,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這麼近但卻那麼遠。為了找尋「失蹤了的海洋」,牛牛展開了牠的冒險之旅,一直到小花(花岡岩)登場與牠對話,其實都在介紹澳門的基本(本來要知道)地理知識,牛牛之後找到了多年前曾生活在海洋的貝殼小姐──「佢」,「佢」像夢囈般訴說著由古代神話故事「山海經」改編成的「精衛填海」,有一種「往事只能回味」的感覺,才讓觀眾慢慢進入狀況,但「精衛鳥」不讓觀眾有喘息的機會,馬上又帶來一個「原來是人類讓海不見了」的傳說,浪漫地用光影說故事,最深刻的一幕是表達一棟棟的高樓從此出現時,配上了很溫柔的配樂,有點「暴力美學」之感,讓人悲從中來,最後就只剩下投影出來不足50cm的海了。

看畢全劇,才醒覺「石頭雨」是把填海造地比喻為一場又一場下著石頭的雨,對孩子來說,這種理解方法可能更簡單直接,但如果假設《石》是送給早已失去想象力的大人們呢?就如劇中的一幕幕,看到的只是填海為他們帶來多少經濟收益、更多更高的房屋及土地,卻讓本來依山面海生活的澳門人,被迫遠離大自然而不自覺,「我家可以看到海耶」變成了一種權貴的階級象徵,每個人心底深處都曉得,自己窮一生的積蓄就是要找回失落了的童年回憶!故事提供了一個共鳴的平台,讓成年人好好去思考城市的脈絡,然後小時候的回憶在此刻如泉水般湧上心頭,記憶中的那片小山丘、那片模糊的海洋是否還存在著?道理不只是簡單地看到海或看不到,要面對的更是城市集體記憶被慢慢吞噬,同時社會結構也被慢慢改變著。

小孩看完後是否可以消化故事當中的意義?我對這個是有保留的,畢竟所涉及的領域實在太廣泛,由生活製造出龐大的垃圾,經由不同的途徑落入海中、填海造地建造繁榮假象、「水浸街」因填海導致的淹水問題、大自然與人的關係愈來愈遠、一直在講所謂保育但最重要的生活記憶卻被慢慢沖刷殆盡等等議題,不期望小孩看完能全部都懂,而是需要靠大人首先咀嚼、消化,再一點一滴的教育下一代。

「海不見了」、「海洋離我們愈來愈遠」等對白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海洋跟人的關係密不可分,更不能如劇中淪為神話,由古到今,人類都是依水而居,海洋對人文、信仰、生活、氣候等都極為重要,「海是每一個人的母親」,目前我們引而為傲的「文明」卻令這「母親」變得微不足道,人類為滿足慾望而自以為是地支配著海洋,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

donation-ad
透過光影說故事(照片由足跡提供)

透過光影說故事(照片由足跡提供)

貝殼小姐:「已經有很久很久沒有看過海了」(照片由足跡提供)

貝殼小姐:「已經有很久很久沒有看過海了」(照片由足跡提供)

以「蕃茄」的繪本為圖像藍本的「石頭雨」一幕(照片由足跡提供)

以「蕃茄」的繪本為圖像藍本的「石頭雨」一幕(照片由足跡提供)

「牛牛」遇見「小花」(照片由足跡提供)

「牛牛」遇見「小花」(照片由足跡提供)

「水浸街」巨型立體書以幽默手法表現澳門淹水問題(照片由足跡提供)

「水浸街」巨型立體書以幽默手法表現澳門淹水問題(照片由足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