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教育反思系列

tag-title-educate-1

教育,為造就人的重要工程;教育,亦同時掌管着城市興衰的命脈。當澳門社會被一元獨大的博彩經濟所挾持,教育工作在這嚴重傾斜歪扭的社會當中,變成一張面子、一盤生意,而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變成被標準化生產、打磨、編號的人才,澳門的教育,還有夢嗎?澳門未來將培養出甚麼樣的人才?施教/受教者夢想的邊界在哪裡? 或者其實,學生對未來也不需要太多想像,因為出路,往往只有一個模樣。
關於教育,我們實在有一籃子問題。

從2013年11月起,〔藝文爛鬼樓〕特別策劃《小城教育反思系列》,邀請教育學者、教師、家長、學生,來撰述他們所觀察到的種種問題,其中包括:學生出路、教與學、教育政策、輟學生、統考、高等教育等,希望藉由討論,看看到底這個城市的教育,正在面對哪些嚴峻的挑戰,我們亦將持續跟進澳門的教育情況。

一. 多元夢想,一元出路?
二. 知識工廠.千人一面
三. 溯源而上,捉鬼在細節中
四. 當門關上之後,輟學生的告白與政府回應

50年代,下環區停泊了不少風帆漁船,顯示了當時漁業的興盛景象。(圖片由歷史檔案館提供)
孕育二次革命的黃金時代──論歷史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11月27日|文:懿靈

當香港教育界和大專學界投入到佔領中環行動的意見討論(要求政制改革),當一羣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齊集新亞書院草地撐不獲發牌的香港電視,而港大二年級 女生陳璟茵發起的萬人齊撐快發牌的臉書專頁突破47萬人⋯

一個快要10歲的小朋友,拿起相機隨心拍下的相片
大學生的一元出路:賭場?! 2013年11月9日|文:千一

晚上十點下班後,阿康依約來了。阿康個子蠻高、身材頗健碩 (除了那個不爭氣跑出來的小肚腩)、短髮,鼻樑上架著白色的眼鏡。他很健談,大概因為座上還有他從小就認識、曾經一起學畫畫和同樣都選讀了自己最喜⋯

19世紀的《誠實的伐木人和金斧頭》插畫。 (網絡圖片)
神話無法駐足的城市──淺談澳門教育與社會出路 2013年11月9日|文:馬竇

編輯囑我寫一篇關於澳門教育的文章,我首先想到的,卻是神話。今天我們有教科書、投影片、電影等的多媒體教材,然而,這一切都不及神話的教育功能來得有力、來得悠久。很少人會認真判斷神話的真偽,卻幾乎無人⋯

填鴨修行記之教育十大挑戰 2013年11月9日|文:懿靈

有這麼本書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在澳門只要吃點人間煙火,也同樣目睹不少澳門教育上的怪現象,現列舉共商應對之策: 1. 補充教育機構的蓬勃商機,形成教育階級化。補習社和英文學習中心(Eng⋯

北方文藝復興的著名傑作,艾森漢姆祭壇畫(Isenheim Altarpiece, 1506-1515)中的耶穌像。畫家繪畫耶穌時,把當時農民常見的嚴重皮膚病畫在耶穌身上。
基督信仰是最好的公民教育 2013年10月15日|文:馬竇

早前參加一個關於基督徒與公民身份的座談會,這類議題在外地其實並不罕見,但在澳門極端保守的宗教氛圍下,能有這樣的討論,實屬難得。 基督教徒,到底如何做個好公民?別亂過馬路、扔垃圾、扶阿婆上樓梯─⋯

豐子愷先生作品
你的抉擇是甚麼? ─面對沒有政策的澳門教育,學生與家長應如何自處!? 2013年07月2日|文:懿靈

面對七一回歸日遊行,香港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在此之前,澳門竟也有六.三零全民倒陳大遊行,要把庸碌無能,涉以權謀私的行政法務司長陳麗敏叫下台。兩地所以陷入政治困局,全因為市民對行政長官既沒選舉權也沒⋯

國外走進兒童醫院的藝術
斬腳趾避沙蟲:本末倒置的美育思維 2013年07月2日|文:弘玉

想想看,如果學習器樂卻沒有樂器,學習舞蹈但沒有體驗節奏的引導,學習寫作則沒有善用詞彙的意識,你可以期待這樣的學習結果達到甚麼樣的素質水平? 我們的社會有一類怪獸成年人,他們少有以「拉小提琴會影響⋯

偏離的教育 2013年05月7日|文:綠意

前陣子,一位友人在閒聊時告訴我,一件在學校中發生的事。 有兩個同學被老師看到正在抄襲功課。於是,主任就把兩人叫到跟前,但真實情形是兩人都沒有抄襲功課,只是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題目,所以看⋯

給我的ADD患兒也獻給天下學障兒的母親 2013年04月9日|文:懿靈

你是何等的珍貴、獨特、奇異而又與眾不同。 你的成長故事或許不比人傳奇但卻比人崎嶇。 天父把你交託予我彷彿就像是預設了一個奇妙的旅程給我們母女倆。祂讓我擁有比其他母親更敏銳的觀察力,又讓你擁有比常⋯

缺失的審美教學 (下) 2013年03月5日|文:弘玉

我們一般稱書寫採用的文字和說話選取的言語為「語言」,準確一點說是「文字語言」。 不論是書面語還是口語,文字語言是推理形式符號體系的人類溝通工具,因為我們是通過結合一個「文字符號」單位和一個「語音⋯

缺失的審美教學 (上) 2013年02月6日|文:弘玉

當被要求編寫一個正規的教案時,今天不少學校藝術科教師會列出知識、情意和技能的教學目標 (當代更重視學生主體參與的課堂活動學習結果,把面向教師以他的教學行為為目標的陳述模式,改以呈現學生主體性學習⋯

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
孤猿之笑──一位母親讀《失去山林的孩子》對澳門兒童自然教育的思考 2013年01月18日|文:川井深一

黑熊開始會說話。最近常自己對著圖鑑呼喚動物的名:「阿痾」、「頭鳥」、「屙蟻」 (老虎、鴕鳥、鱷魚)……週末,帶著黑熊到石排灣,實證一下所有的夥伴:他「鴨鴨鴨」地喊著火烈鳥,看來是認錯了。在熊貓⋯

啟迪內在知覺生命的教育 2013年01月2日|文:弘玉

藝術教育是啟迪內在知覺生命的教育,這也是藝術的本質。 人們不是常說藝術的創作與靈感源於生活嗎?沒有啟動心靈深處的知覺門,怎能對周遭環境的事物產生感覺? 即使說去觀察,也多是停留在現象世界表層形式⋯

被認可開辦的持續進修課程內容可於教青局網頁查閱
關於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的「十個問號」──訪問教青局延續教育處處長區錦明 2012年11月2日|文:小花

記:特區政府當初推出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的原意是甚麼? 區:香港有持續進修基金,台灣則有產業人才投資方案,但港台皆由勞動產業部門負責有關項目計劃,且針對在職人事,以扶助產業導向為目標,集中有限資源⋯

史無前例五百名教師和平上街 促請正視本澳教育政策問題 2011年05月6日|文:竹子

2007年首次有數十名教師,在國慶日參與遊行,當時社會各界普遍對參與遊行的人士存在標籤,更質疑教師上街目的只為加薪。事隔幾年,超過五百位,人數佔全澳教師總人數約八分一的前線教師,透過互聯網號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