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逢今年的西曆的情人節以及農曆的元宵節重疊,少不免又要拿些講到爛、寫到爛的題目,同各論盡友好探討,究竟我們是否必然要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婚姻究竟是甚麼?可否用寫新聞稿的方式以五個W(什麼、何時⋯
澳門是一個非常外向的城市。她的經濟、文化、政治,都是為外人服務的,卻很少談她自己。 連情慾也是一樣。我們對澳門在性方面的認知,一般都是指向服務旅客,提供服務的一群人絕大部份也都是外地人,常見的論⋯
記憶中的台南市,有著失落的繁華。住在西門路的日子裡,小店的燈光再怎麼溫暖,也吸引不到客人來,只有年前的寒風毫不客氣地待在我身邊,一陪就是一整天。相鄰兩家店,都是傳統金鋪,聽說以前這整條街都是金鋪⋯
一月廿日,某位剛到訪澳門的外星人打開報紙,立即嚇了一跳:報紙引用了某位資深評論員說,澳門沒有新聞界。 「可是,」外星人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如果沒有新聞界,這報紙是打從哪來的?」肯定是中文學得不好⋯
近兩三年,建立統一考試的的樓梯響聲時有所聞。如今似乎已經有人準備要下來了:澳門四家大專院校據瞭解正在籌備聯合舉行入學考試,而據說在某些私校,已經在向學生派發模擬試卷,似乎是在為訂立考題作準備。⋯
直選立法議員吳國昌批評,特區政府在全無公開諮詢之下,突然公佈修訂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規劃。「政府官員刻意迴避即將在三月一日正式生效的城市規劃法的法制程序,迴避應有的公開諮詢和城市規劃委員會之審議⋯
正當澳門土地、城規、文遺三大法實施前,發展商正盡最後努力,賺完最後一筆規劃暴利,而政府又在配合時,位於澳門半島最後一塊未經規劃、不受規管的「處女地」——南灣湖C、D區的命運就成為了這一波規劃危機⋯
近期的城規偷步事件,「論盡媒體」無論是在每周專題,還是本期的封面專題,都作出了不同角度的探討。澳門社會的廣泛關注也並沒有停息的跡象,尤其對可能的其他突襲規劃項目,保持高度的警惕。那麼,我們嘗試問⋯
在外地讀書時,宿舍的男生禁止女性進出,每晚十二點前大家都像灰姑娘一樣跑回宿舍,情侶們只可透過一道有空隙的綠色拉閘聊天,搞得像冷戰時期的東西柏林一樣,這個時代我們沒有性教育,有的是「男女授授不親⋯
我想了好久,到底那則流傳在網路上的朗誦表演,有甚麼值得拿來讓大家訕笑和爭論的。 既然它是朗誦,作為一種藝術表演的一種,當然不是普通的讀書。而二者最主要的分別,根據網路查得的資料,作者佚名,不過說⋯
在去年「九一五」立法會選舉,三個八〇後女生順利「闖」入議會。然則,人們對澳門政壇這新的三小花:來自工聯的李靜儀、婦聯的黃潔貞和民建聯宋碧琪,有多少認識?她們由參與社團到踏上從政之道,是怎樣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