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陳國森
醫療事故歷經十年 父望為女取回公道 2014年3月21日|文:哲廬|https://aamacau.com/?p=7310

廿五歲,本應是人生中最黃金的時期。但對於植物人陳嘉莉來說,廿五歲的她已在病床中,和病魔搏鬥十年之久。而在剛過去的三月十七日,陳嘉莉終於不敵病魔,撒手人寰。 陳嘉莉的父親陳國森,多年來為女兒的醫療⋯

2014-03-21 《醫療事故法》無法言說的⋯⋯專題報道
在台灣和澳門的掛號候診 2014年3月21日|文:詹米|https://aamacau.com/?p=7309

在台灣和澳門的掛號候診 在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醫療系統都有它的問題。但一個地區的醫療,差到連掛號系統都不能與時俱進,就極有問題了。從掛號候診狀況,可清楚反應台灣與澳門在醫療服務質素。 在台灣,很多⋯

2014-03-21 《醫療事故法》無法言說的⋯⋯專題報道
讓塔石玻璃屋成為澳門文創產業的基地 2014年3月18日|文:懿靈|https://aamacau.com/?p=7269

在老餅的回憶中,塔石廣場原是一個綠草如茵的球場,處於鬧市之中。雖然這個球場的主場是曲棍球場,不是一般人所能參與,但倚在場邊,不論是認真看球賽, 還是只是想親近一下城市中少有的綠茵草地,都是賞心悅⋯

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新聞圖片:赤裸內地漢跳水塘自殺/正報/2月7日星期五
讓時間優雅的流逝 2014年3月18日|文:秀仁(投稿)|https://aamacau.com/?p=7268

人,為何要用漂亮的鐘、戴漂亮的錶? 那是因為希望讓時間優雅的流逝。   我是一個普通的澳門青年,以普通的成績,畢業於普通的學校,終於,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莊荷。 每日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派牌⋯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善豐門牌二
善豐苦主:無家可歸,盼望重建 2014年3月14日|文:哲廬|https://aamacau.com/?p=7224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日,位於沙梨頭的善豐花園發生樓宇結構出現損壞,多名住客需要緊急撤離。當時工務局評估,善豐花園兩年內未能適合居住,令到善豐花園的住戶無家可歸,飽受心靈上的煎熬。 事件發生至今經已接⋯

2014-03-14 善豐:關鍵時刻專題報道
關姐倡議:議員牽頭 各方參與推動解決 2014年3月14日|文:採訪、文:葫蘆|https://aamacau.com/?p=7223

善豐花園事件迄今仍未有實質可解決的進展,直選立法議員關翠杏建議,由不同利益代表立法議員、法律界及社會人士組成關注或協助小組,協助小業主尋找可行解決問題之道,期推動事件能夠得以妥當處理。 對於善豐⋯

2014-03-14 善豐:關鍵時刻專題報道
飛文基︰「善豐事件」應歸法律解決 2014年3月14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7222

「善豐事件」發生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但至今仍然未有解決方案,一眾善豐業主依然有家歸不得。隨著司法訴訟時效日漸緊迫,不少業主明顯更加焦慮不安。早前,有善豐業主遞信要求盡快解決善豐的重建問題;近日⋯

2014-03-14 善豐:關鍵時刻專題報道
Default Thumbnail
善豐花園事件一覽 2014年3月14日|文:(整理)建燁|https://aamacau.com/?p=7221

2012/10/10 善豐花園爆出結構安全問題,所有住戶須緊急撒離。 2012/10/18 港大公佈初步檢測報告,顯示P9水泥柱的強度只有正常的1/3。 2012/11/21 土地公務運輸局向善⋯

2014-03-14 善豐:關鍵時刻專題報道
在囚人學習麵包西餅製作
回家:圖輯 2014年3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7197
011 回家紙本月刊
「即使要我現在除口罩給你拍照,我都願意!」在囚人士真心悔過篇 2014年3月13日|文:採訪、文:小花|https://aamacau.com/?p=7181

小毅(化名)是一名在囚人士,剛剛成年的時候犯事入獄,結果在監獄度過了十年本應是光輝的青蔥歲月。回顧這不易走過的十個年頭,小毅坦言:「我不喜歡整輩子都留在監獄,但我這輩子也不會忘記監獄。」 在獄中⋯

011 回家紙本月刊
澳門監獄監務事務廳長吳銳安
「小朋友都會做錯,但不是永遠都做錯」專訪澳門監獄監務事務廳長吳銳安 2014年3月13日|文:小花|https://aamacau.com/?p=7195

澳門監獄監務事務廳長吳銳安,回顧十七年「入冊生涯」(在監獄工作的日子),他認為監獄雖然很明確是一個「剝奪在囚人自由,但同時協助其重返社會(的地方)。」他指回歸前後的監獄,整體上沒有大變化,但協助⋯

011 回家紙本月刊
添叔說︰「所以我們經常教導他們不要期望別人會一直接納自己,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已有所改變,使硬了的心變軟。」
搭建回家的橋:專訪——澳門基督教監獄事工協會伍國添事工主任 2014年3月13日|文:採訪、文:殷憂、清保涼|https://aamacau.com/?p=7180

「當然,囚友在刑滿後,若得到家人的接納的話,情況會好些。有些囚友想法好單純,認為社會、家人或朋友無論如何都會一直接納他們,其實不然。不少囚友,尤其是那些因為吸毒而被判入獄,通常和家人的關係不太好⋯

011 回家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