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伴生》中陳小姐與父母在尖沙咀海旁。
「我們追不上人口衰老的速度」──專訪《伴生》導演黃肇邦和監製卓翔 2017年7月20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0772

隨著社會走進老齡化甚至高齡化的現實,有關老人問題、醫療、生死議題等的討論也日漸多起來,然而,較多人關注的可能還是有關福利政策方面的問題,卻較少有談及老人與照護者、家人之間這些其實更埋身的問題。去⋯

052 立法會 VS 垃圾會Curtain Up!文化.芸術.設計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藝評與教育: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文集》。(圖片由SomethingMoon 提供)
編織歷史與實務知識的現場──記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 2017年7月18日|文:曾靖雯(「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觀察員、民眾劇場工作者、「木有枝」劇場工作室負責人)|https://aamacau.com/?p=40712

身為劇評的外行,原以為自己將遙遠地觀察這個研討會,或者一如往常在台灣參與相關研討會的經驗──在台下吃力地聽著台上談論理論。沒想到,研討會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正如去年觀察人吳思鋒所言:「『澳門劇場⋯

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導演黃惠偵與女兒皆有出席開幕放映,並與觀眾進行映後座談。(攝影 Ngan Wa Ao)
攝影機是充權,是治療,給我很大的勇氣──專訪《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 2017年7月13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0642

今年第二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開幕電影《日常對話》,引起了觀眾席中小小的議論。從題材內容到拍攝手法,都與我們一般理解的紀錄片有點不一樣,影片的主線是導演黃惠偵在處理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希望走⋯

Curtain Up!文化.芸術.設計藝文爛鬼樓
《動畫人生》
每個人都渴望交流 2017年7月1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0625

在繪本書屋裡幫忙,讓我認識了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這些詞彙,也學會同理這些與普羅大眾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人的處境,甚至從這些不一樣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人格特質,那些曾經令我受挫⋯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腎友台北行,完成! 2017年7月12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40626

早在抵達台北時,未去海關前我已在機場買了一張足夠我在台灣那幾天無限上網的網絡卡,在現今世代,打長途電話報平安方式明顯不合時宜,網絡世界才是「皇道」!而且長途電話收費昂貴,還不如用網絡通訊便宜和便⋯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梅田宏明雙舞作》2017(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從《梅田宏明雙舞作》看澳門舞者的培養 2017年7月5日|文:雅詩|https://aamacau.com/?p=40521

2014年梅田宏明首度亮相澳門舞臺,在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呈獻了兩個不同的作品《適度異變》及《觸.覺》。今年梅田宏明再次獲邀於澳門藝術節演出,帶來他於2011年創作,近年經常在外地巡演的作品《形⋯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旅館提供的瓶裝水,在台兩天只飲用這兩瓶的水量
台北逸事 2017年7月5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40519

飛機安全抵達台北桃園機場後,取回行李便跑去試乘開通不久的機場捷運。以前總是拖著行李到機場外乘搭旅遊巴,大概一個小時車程才到達台北車站。乘捷運的話只需半小時就到。到達台北車站後,面對眼前的台北中心⋯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革命偶像暴走騷》(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澳門藝術節──週記(下) 2017年7月5日|文:張吉米(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40518

《革命偶像暴走騷》 經過本土遺產的《風來運轉》、穿透生死的《聽你的.走我的》以及虛實交錯的《虛域》,《革命偶像暴走騷》這個不斷消費自己到想死想吐的節目放在最後觀賞,似乎也恰巧為這整篇文章串了結語⋯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外來垃圾,是洋流帶來,抑或旅遊聖地永遠的宿命?
哪一天我們會爆? 2017年6月30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40465

澳門的環境問題一向是個高度爭議的議題,《論盡》媒體長期以來陸續作出報道,包括焚化爐飛灰事件、垃圾堆填區、樹木保護和綠化問題,以至周邊區域的環境議題,例如核電設施、橫琴開發等。幾年來,我們見證生活⋯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立法議員李靜儀
有政策 缺配套 李靜儀:車要被劏怎麼辦?古董車怎麼辦? 2017年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63

繼今年年初本澳「霧霾」後,上月亦有幾日空氣指數錄得「不良」水平,以往多是蔚藍一片的初夏天空瀰漫着一片灰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指,藍天不會亦不應成為奢侈品。事實是,翻查資料,2016年水坑尾路邊監⋯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張尤聰表示,單車出行非常方便,不再擔心找車位和塞車。
每年「單車遊」 單車出行卻是夢? 2017年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23

澳門機動車輛密度逐年攀升。雖然政府透過驗車計劃及增加停車位收費等措施,以增加養車成本,從而希望達到控車的效果。然而,在另一方面,卻未能同時有效推動綠色出行,當中在公共交通和單車出行等的配套仍未跟⋯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澳門環境資料 - 樹木部分
綠色生活 缺田少樹 綠色未來:閒置地可否用來耕田? 2017年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54

「綠色出行」、「綠色生活」⋯⋯一個個政府大力宣傳的環保理念,不少市民亦深感認同,卻都因為政府欠缺實際配套而淪為空談、口號、形式。例如當局一直宣傳綠化、綠色生活,每年「綠化週」亦舉辦植樹活動並派發⋯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