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發基金是為發展學生還是學校?

2021-12-31瓜分教發基金,教育界齊齊搵? 即時報道 專題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82977

時間:2022年01月1日 8:08

教育發展基金舉辦資助申請說明會;來源:教發基金

政府於2007年制訂「教育發展基金制度」並於同年成立教育發展基金(下稱:教發基金),其職責包括透過無償資助及優惠信貸,推動非高等教育領域展開各類發展性的教育計劃和活動。在2008年度作為教發基金的第一個完整年度,當年整年批出3.5億澳門元(下同),而在去年一整年度教發基金總共批出的金額更已經超過7億,批出的金額上升近一倍。而在今年首兩個季度教發基金給予的資助金額已經超過3億。這個掌控大筆公帑的基金卻被廉署報告狠批在資助「學校發展計劃」上存在各種漏洞。

翻查政府公報,教發基金資助項目稱得上「五花百門」,如:「學校發展計劃」、「促進學校發展津貼」額外資助、資助工程及工程監理費、校本培訓、校舍擴建工程等。

翻查當年《政府公報》,比較現在與最初的教發基金資助名單,雖不能說十多年前的項目內容列舉得鉅細靡遺,但也絕對比現在的項目內容寫得仔細。像現在以「促進學生學習成功、校本德育發展計劃、家校合作」等為目標的都可作為申請的項目,教發基金似「有求必應」、但這些「主題式」申請項目,其審批標準如何則不得而知。

以今次廉署報告所提及的「學校發展計劃」為例,以其視為一「總項目」來申請資助的話,主要的內容又可歸類為:愛國教育、語言學習、暑期活動、人員進修、設備購置、校園修葺、科技教育等。在資助的項目中不難發現每年各校的「學校發展計劃」幾乎大同小異,但當仔細檢視後就會發現當中有不少項目令人摸不著頭緒。

重複、重複、又重複

以一學校申請2020/2021學校年度「學校發展計劃」資助為例,計劃內的項目有:「姐妹學校交流計劃、『綜合應用技能教育』先導計劃、『認識祖國、愛我中華』學習之旅、傳承中華文化、教學人員學習及弘揚中國歷史文化、校本語言學習及閱讀活動、家校合作、學校暑期活動資助計劃、促進學生學習成功、高中畢業生升學輔導計劃、校本德育發展計劃、家校合作、資訊科技教育、科學實驗探究計劃,以及資訊科技教育。」

先不論一些校外學習以及文化學習的成效如何,但這「學校發展計劃」中竟然出現了相同的申請項目如「家校合作」及「資訊科技教育」均出現兩次,卻沒有說明這兩個相同項目有何不一樣。

另外,亦有以相同的項目內容,在不同年度申請但獲批資助的狀況,而且這些早在六年前已有類似的狀況發生。

誠如廉署在報告中所言,早在六年前的審計報告已曾指出並建議過教發基金需採取措施,整理好資料庫,避免重複資助相同項目內容的出現。但在這次廉署的調查中仍未發現教發基金設有相關機制。

根據教青局統計,目前全澳非高等教育共​​有78所學校,約為8.5萬名學生,除了個別學校大部分學校受資助提供15年免費教育。教發基金動輒每年數億的資助,當中有幾多是助了學生,有多少是助了學校呢?

林倫偉:個別學校在「執行上」有問題

回應廉政公署揭教發基金「濫批」學校資助申請,來自工聯的間選議員、勞校中學副校長林倫偉指出,據其所知個別學校在執行受資項目有問題。但強調,只有個別學校有此問題,並呼籲公眾要對大部分學校有信心。

林倫偉表示,由於自己並非負責處理申請教發基金資助工作,故未有細看報告內容。但據其所知,教青局有向校方要求其「重新審視五年撥款以及執行受資項目情況⋯⋯好好的時機重新睇返呢五年所批出的款項,其執行率有幾多。」又指,針對該報告揭示的問題,各校校長都在認真面對問題;教青局同學校之間的溝通亦「充足」,局方「會派人嚟講邊啲唔好,要求交返報告。(申請項目)列返出嚟清清楚楚,條數容易啲。問題唔係廣泛性,係個別有啲學校,唔係成個教育界都存在呢個問題⋯⋯應該正面、比返啲信心比教育界,唔係間間學校係咁。」

間選議員、勞校中學副校長林倫偉

他又表示,大部分學校在執行率比較高,但由於有些受資項目委託第三方進行或「有些缺失」,「有些學校有大程度的缺失、有些學校有小程度的缺失,正面面對事情的話就好啲⋯⋯有啲可能少5%左右或10%,我諗機制上會有時間俾佢哋(學校)處理,我自己嘅理解係咁樣」。

林倫偉又認為,廉署報告提出公帑運用方面「比較適時」,報告內亦寫清楚例子或情況說明問題,「若唔係就被小部分執行率唔好的學校而對成個教育界有錯誤的睇法」。又指,教發基金的資助有助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包括疫情前外出交流活動以及學校設施的更新。

雖然,林倫偉多次強調個別學校在執行受資項目存「問題」,而廉署在整個報告並沒有提及執行率相關問題。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