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理」好「運」

不輸給雨 築城危言 藝文爛鬼樓

文:期克果

網址:https://aamacau.com/?p=21810

時間:2015年09月11日 10:10

「沒有空 掛念你 若我口齒 極伶俐 大概早 已經單打單到你 受不起」,看罷港隊精華,想到澳門隊,不禁哼起這首歌,冷靜一會,才慢慢寫下這篇文章。

足球,是全世界最多人留意的運動,雖沒有具代表性的研究數據支持這個論調,但這樣的推斷,應沒有太多人反對。而當中數到最熱切討論的時候,應該就是每四年一度的世界盃了,在大環境的渲染下,那個月,個個都是「球迷」,每個有腳的人都是「球皇」,那個月過去後,熱情雖銳減,然而,在澳門獨特的因素下,留意足球的人不會突然變成0。當中有些「球迷」支持「龍頭產業」,有的也是用心看足球的,不過,更多更多的焦點,都放在歐洲那邊了。在芸芸球迷中,留意到本地足壇的,相信是少之有少,甚至不知何故,不只一個球迷跟筆者說過,「澳門人當然要支持葡萄牙啦」。殖民地因素我深信是有的,然而,怎麼中國隊不是我們的代表呢?

今年一月,足總不知是否有意高調地宣佈,委任新的教練,由活躍本澳球壇多年的譚又新取代原來的梁帥榮任總教練,而梁則改任技術總監(見2015年1月14日澳門日報第C03版),同時也重整了教練團,據當日新聞稿表示,足總作出此任命,目的是「提升本澳足球水平」,首要任務是參加今年三月的2018「俄羅斯世界盃外圍賽」,而在三月下旬,其實也參加了「U23亞洲盃外圍賽」。
足球的玩法,相信大家都曉得,基本來說,就是若干球員在球場上互相合作,通過跑動、搶球、傳球、射球等,把皮球送到對方的龍門。這個過程,需要的,是非常大的體能,牽涉一個長期的訓練,也講求隊員之間默契,作為球迷,基本上也非常務實,從來也沒期望兩個月可以帶來非常破天荒的轉變,由偉大的譚總教練帶領這隊特區球隊,遇強愈強,擊敗所有對手,殺入2018世盃32強,這想法實在太「離地」了,若真的發生,大家都知肯定是「假波」。

問題是,打算參加這項比賽,相信不是突然的決定吧,怎麼要在一月才委任新的總教練呢?是否為輸波做好準備?好吧,三月的比賽已經輸掉了,新教練的新計劃呢?起碼筆者至今仍未在媒體上看到這20多人的教練團,出來展示一下他們的雄心壯志,如何訓練、如何利用時間和資源,進行有意義的足訓,是否又到了不知何時,有一些國際比賽臨近,到時才虛張聲勢的搞幾課操練,輸了,又叫譚教練出來當大家的「發言人」,講講幾句行貨到老掉了牙的官方解釋,什麼「技術有待提昇」、什麼「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說不定傳媒出身的譚教練到時還可能有些更客套的、湛新的解釋。你可能說,外國都是這樣,平日球員都專注聯賽,到要進行國際賽時,才選兵開操,然而,人家是外國,有良好基訓根底,也有高水平的聯賽吸取經驗,同時,別人是職業球員,幾乎每天有專門的技術總監、體能教練、隊醫,觀察及評估練習狀況,澳門既然狀況這麼特殊,怎麼也不採取特殊的方法,平日做更多準備,就不用每次都在緊急關頭,做些無謂的掙扎。

更重要的是,體育訓練於筆者而言是其次,球員心態更是關鍵,不少參與足運的都是年青人,甚至不乏學生,對他們來說,比賽,是什麼一回事?筆者曾接觸過其他項目的運動員,他們很多都表示,出外比賽,就當是政府支持他們去「免費旅行」,也有本地球員曾跟筆者表示,堅拒參加澳門代表隊,跟著出去實在太丟臉,作為澳門人,作為納稅人,聽畢這些見解,實在心寒。

首先,怎麼我們的學生都變了只看成效不看過程的「老頭」,不過有這樣的價值觀,無非也是現在教育甚至教練的敗北,因為怕輸,所以不去比賽這等的價值觀,跟我們現在那些因為怕錯,所以不去開展有意義工作的「公僕」有何分別?

運動帶來的意義,例如團隊精神、不要輕易放棄甚至尊重對手等等的價值觀,這些通通都跑到那兒去了?Learning can be happened everywhere.閣下認為是人之常情的態度,影響了下一代。作為球迷,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球隊打出一場「爭氣波」,無須要有「大潭山的豪華,但要有代表着松山的神話」。拿了納稅人的錢,走去外地搞了些友誼賽,又吃過幾餐「友誼菜」,又或考察觀摩後,總結永遠就是外國有多好,我們做不到,這些正正就是譚司所說的「無謂的外訪」了,人家根深蒂固的文化你不去學,國家隊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你全盤照抄,只看別人的成效,眼光之短視,足以陷害一代年青人。有路邊消息表示,現在澳足隊練習也難齊人,何來變革?!哈哈,這樣不講求紀律的人,也可以做代表隊,筆者真希望這麼荒唐的笑話,實屬傳文;別人都不願意,也就無謂強求,老實說,有這些人又是輸,無,也會輸,何不認真挑選一批心甘情願的球員好好長期訓練?還是這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認真地做些實事,讓球迷慢慢看到改革的誠意吧!因為,足球,道理上,本來真是一項很好的運動。

筆者也理解,資源的投放,場地空間等,不但窒礙了足球,欠缺合理規劃,也其實窒礙着很多有意義的項目發展,不過,立會內,不是有體育界和代表青年的議員,為大家謀福祉的嗎?Well,也許大家訴求太多,處理需時,以致現在我們還未太多聽到他們為大家「發聲」,不過,與其等人發聲,不如自己革命,雖然政府未必願意投放出像「阿巴莫域治」般的財富去搞足運,但不代表教練可以無「高普」的激情去推動球員,球員雖資源等不足,但仍可以以「Tiki-taka」般的誠意,讓人感受到可以為你而改。誠意大過一切,甚至幾乎大過勝利。若要有人擁戴,先要讓人覺得光榮,如果有一天,一萬幾千人同時離境,目的都是希望去廣州,支持澳門隊對國足隊的世界盃外圍賽,wow,這就不錯了!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