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匠木浮城》是根據老船匠的真人真事,把他們與船廠的故事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暗批「活化」意見唔專業 João Palla:如政府不妥善處理 教人失望 2018年6月25日|文:論盡藝文組|https://aamacau.com/?p=47176

對於文遺會表示若片區被評為文物,未來活化或會受限,去年曾於網上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停止清拆荔枝碗船廠的葡裔建築師João Palla認為,文遺會是受到影響才會得出有關結論,「因為我不想相信文化遺產⋯

062 兒童,有權嗎?紙本月刊
搖撼那通靈之物 2018年6月13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7010

一開始,舞者們排成一排從舞台邊,整齊劃一地大步走出,站在舞台的最前方,然後俐落地轉身,步入惘惘的黑暗之中,好像踏進了記憶的疆界。在黑白切割分明的舞台之上,黑衣人或聚或散,一起有著忽慢忽快帶點神經⋯

063 城規博奕戲游花間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港珠澳大橋落成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將納入香港方圓三小時車程內可達的範圍。
融入大灣區 物流業會消失? 李國輝:特區腳步未跟上國家發展 2018年5月27日|文:論盡編輯組|https://aamacau.com/?p=46775

「十幾年,終於見到條橋了,當中十幾年做過甚麼物流方面的改善?或者配套?甚至發展策略或計劃?完全沒有。」 「你叫我們怎做?物流怎融入大灣區?怎融入一帶一路?」物流業界人士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李國輝⋯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立法直選議員李靜儀。
一國兩制 駕照互認必須做? 李靜儀:政府應具體回應居民憂慮 2018年5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46776

特區政府全力「谷促」內地與澳門駕照互認政策,卻在民間普遍不歡迎,惹來激烈反對聲音不休。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早前為此政策解畫,直指,澳門是中國的一部分,「有啲嘢有問題可以做、 唔做、押後,但係駕照互⋯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時事評論員黃東
欠數據支持 錯誤引導市民 黃東:有事問邊個去解決? 2018年5月27日|文:論盡編輯組|https://aamacau.com/?p=46777

對於內地與澳門駕照互認問題,市民其中憂慮是影響澳門交通安全。然而,交通局局長林衍生早前則辯稱, 內地與香港駕照互認超過十四年,「執行時沒見到大困難及問題。」但時事評論員黃東指出,香港的土地面積是⋯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今年初回應立法會議員時指,現時本澳只有約100部供合法租賃的私家車,即使實行駕照互認,同一時間所增加的車輛數目亦不會超過100部。 (資料圖片)
駕照互認,安全不安全? 他們這樣說⋯⋯ 2018年5月27日|文:論盡編輯組|https://aamacau.com/?p=46761

治安警交通廳副警務總長劉小俠曾回應指: .截至2017年── 2500名 內地居民可在本澳合法駕駛, .而2016年── 涉及內地駕駛者並造成傷亡的交通事故 僅有9宗,2017年為13宗。 交通⋯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大灣區融合。
如澳門一百年前就有橫琴、有水域? 2018年5月27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6759

今天常聽說「融入大灣區」,「澳門終有自己海域」、「加快兩地資源互補,實現橫琴澳門合作」云云。但如果所謂的「海域」、「兩地」在一百年前,已屬澳門境內;如果一百年前,我們的鐵路與碼頭已粵澳互通,今天⋯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梁牧師曾在澳門青年挑戰福音戒毒中心工作。數年前,中心曾與社工局及文化局合製出「文化特工」計劃,讓一班曾濫藥的青少年接受培訓,然後在文化局協助文物修復等工作。
與濫藥過來人同行 梁國成:他們很單純 2018年5月27日|文:天一|https://aamacau.com/?p=46762

想訪問梁國成牧師其實出於好奇。多年來他服務一群曾濫藥的青少年,亦積極協助他們與家人重新建立關係。最近,他就忙着籌備一個協助這班少年融入社會的計劃,但聞說阻礙不少。他坦言,現在能做的都做了,結果如⋯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動物團體對於香港政府投入資源在野豬保育工作,應該樂見其成。但在討論過程中,亦有人提出不同意見,這些論述指出,野豬是野生動物,本應生活在叢林山野間,好好的,人類為何要干涉牠們繁衍續後?
有關野豬的命名和動物的界線 2018年5月27日|文:謝曉陽(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博士)|https://aamacau.com/?p=46760

編按:野生動物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但其實也越來越近,因人類的都市化不斷入侵它們的領地。香港實施了全球首例的野豬絕育計劃,這背後的動物倫理為何?人類和動物的關係又在如何拉扯?這一期,我們請來了畢業⋯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程尋香港」始創成員Tiffany (左) George (右)
程尋香港──發掘香港社區故事 2018年5月27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6756

編按:導賞團可以點玩? 導賞團是Edutainment(教育加娛樂)的一種。既輕鬆有趣,參加者亦能吸收知道。近年香港就出現不少導賞團。主辦者有由非牟利團體,亦有以商業模式運作的社企;有的導賞員是⋯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 (資料圖片)
香港史學會──導賞,課本以外的學習經歷 2018年5月27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6757

「歷史有一樣很強烈,叫現場感。書本、文獻這些相對沉悶,因為你沒經歷過,很難投入,所以有時需要去現場。因為現場,就算過了多少年都好,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痕跡留下,包括建築物、街道名字、人。純粹看書,有⋯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會長廖嘉豪。
文物大使:導賞團仍賴政府資助 2018年5月27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6758

澳門是世遺城市,古蹟處處。但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會長廖嘉豪表示,澳門的導賞配套未完善,又認為民間社團要恆常地舉辦導賞團,仍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政府資助。「民間無法承擔太多風險,於是向政府要求資源,但在政⋯

061 越通越虧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