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荷蘭園與聖約翰節 大炮台在澳門史上最為有名的一役,大約是1622年6月,荷蘭人入侵澳門的一次。那年頭,積極擴展海外貿易口岸的,除了葡萄牙,還有荷蘭。有指,早於17世紀初,荷蘭已積極打開印尼和日本⋯
突發奇想,用歐陽瑜任社文司或許是一神來之筆——特別是發生在「光輝五年」之後,選擇一位過去低調、電腦系畢業、出身自堪稱「澳門特區最高效的行政部門」的人任司長。 誠然,歐陽瑜自進入公務員體系後,幾乎⋯
2014年,《城規法》、《土地法》、《文遺法》生效了。同年的施政報告提到,要「建設宜居城市,優化生活空間」、「認真協調城市發展與歷史文物保育的平衡關係」。 五年下來,這多大程度上實現了? 2⋯
《城規法》於2013年8月獲立法會通過,2014年3月1日生效,當中定明「城市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但直至現在,總體規劃仍未見影,更遑論詳細規劃。 一拖近六年,城規會委員林翊捷坦言遺憾⋯
工務局局2019年8月回覆議員質詢時曾表示,已經收到研究單位提交的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完成內部審核和諮詢其他部門後會進行公開諮詢。工務局局長李燦烽2019年7月曾指,目標在現屆政府內完成首階段技術⋯
《澳門都市更新制度》現正進行諮詢。諮詢文本中引入俗稱「強拍」制度(即定立樓宇重建業權百分比),此自是備受爭議的焦點所在。民間組織CURB—建築與城市中心的創始人及總監Nuno Soares就憂慮⋯
「當年你做文化遺產,很重要的一個理由是我們要建立澳門的文化認同,我們要找回澳門人的歸屬感。」「但這件事是很失敗的,因為反而我們作為一個社區居民,因為遊客來了而遠離了這個地方。」 「對我而言,我家⋯
1.「騎單車騎到爆春袋都要繼續!」 帶著孩子們前往台灣全人實驗中學。大人參加「自由教師與民主教育工作坊」,而澳門小學生,就跟著全人的老師們,參加幾天的民主學校體驗營隊。 學校在苗栗卓蘭的一座山間⋯
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 我是教師、父親、澳門巿民、地球公民。 澳門的自然保育工作大多只是在觀賞式綠化而未能改變生態多樣性(山林、海岸、濕地的環境污染嚴重而欠缺跨部門有效的管理)。白鷺林及龍⋯
現時澳門的歷史建築保護,當然可依循《文遺法》由民間申請啟動評定程序。但即使幾經辛苦獲評定了,也不代表文物的活化可以由我們做主。 事實上,澳門過往的文物活化與規劃甚少聆聽民意。政府說愛都酒店要是青⋯
五年了,澳門有變得空氣更清新,垃圾與嘈音更少;有變得樹更多,海水更藍,更水清沙幼嗎?執筆這時,空氣質量持續達不良水平;而這剛過去的夏天,黑沙海灘曾出現大量垃圾、海沙流失亦未見改善,也有指澳門的百⋯
為貫徹澳門特區「源頭減廢」的政策,第16/2019號法律,即有關限制提供塑膠袋即將於11月18日正式生效。環保熱潮風靡全球,減塑膠袋徵費並非新鮮事,鄰近香港膠袋徵費已推行近十年,雖然政策實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