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我在描述墓園時並不是在談論墓園──《天國之園》手繪地圖的設計筆記 2017年5月23日|文:思崎井(《天國之園》手繪地圖設計及插畫)|https://aamacau.com/?p=39728

一個城市生存的蛛絲馬跡可以從她的墓園裡找到。 澳門之所以獨特,並不是她有不會打烊的賭場、所謂中西交融的人文風情、日不落的拍照打卡古蹟遺產,以上皆是,但也皆非。因為這裡從很久以前就有人在生活,而人⋯

049 安居難文化.芸術.設計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只要上樓不理危害 周庭希︰澳門的悲哀 2017年4月25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9270

  政府計劃在偉龍地段興建至少居住2.4萬人公屋群,但有關地段距離垃圾焚化中心不足500米,空氣污染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社運人士周庭希表示,大陸規定焚化爐運作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距離民居⋯

049 安居難偉龍公屋項目爭議相關報道紙本月刊
新教墳場,又名「馬禮遜墳場」或「基督教墳場」,位於白鴿巢東方基金會(曾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大班住所)旁
非中非葡──埋葬於新教墳場的澳門歷史 2017年4月21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39187
049 安居難築城危言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Default Thumbnail
拒絕遺忘 開拓想象 2017年4月19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39094

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曾在其著作《集體失憶的年代》中寫道:文明不會永遠存在,一旦我們開始遺忘,它很快就會消失。 「文字、印刷以及網際網絡會給我們一種虛幻不實的安全感,以為文化⋯

048 拒絕遺忘紙本月刊
荔枝碗造船廠建築群,山、村、廠、灣融合的景觀。
環廠皆地標 荔枝碗地段潛力巨大 2017年4月19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39138

荔枝碗位處路環西邊,佔地約五萬平方米,遙望橫琴,分別與路環碼頭與船人街,另一邊則通往聯生工業邨及石排灣馬路。荔枝碗以一條既窄又長的道路貫穿,闊度大約只容一輛私家車單向通過。而在路環區,有名氣的漢⋯

048 拒絕遺忘紙本月刊
荔枝碗有規劃變冇規劃? 2017年4月19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39131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曾表示,船廠清拆後的地段要交回規劃部門考慮日後用途。翻查資料,工務局曾於2013年1月提出《路環舊市區荔枝碗規劃研究》,並提出3個方案,但事隔4年,相關方案再未聽聞,最後亦⋯

048 拒絕遺忘紙本月刊
海事局局長黃穗文於2017年3月中旬表示,剩下 9 船廠將朝清拆方向進行。
政府卸責互交波 官方拆船廠態度特集 2017年4月19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39130

2016年4月 路環荔枝碗村有廢棄船廠發生傾斜事故。 2016年5月 海事及水務局長黃穗文表示,船廠佔用人已開始施工加固船廠,政府未有計劃收回船廠用地,船廠的未來用途則由文化部門作出規劃。⋯

048 拒絕遺忘新聞事件紙本月刊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夢劇社導演莫家豪(右)與《漂流船廠》創作人員霍嘉衍希望演出能使觀眾重新思考身邊歷史。
漂流船廠 盛載故事 夢劇社:望助公眾重新思考歷史 2017年4月19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39097

「演出叫『漂流船廠』,是因為我們想將船廠文化帶出,接觸更多大眾,所以我們把船廠『漂流』出來,去到澳門不同的公共空間演出。」 船廠要漂流,是因為留不在原地,也因為它不只屬於荔枝碗,而是全澳門;於是⋯

048 拒絕遺忘紙本月刊
荔枝碗船廠一帶有不少雀鳥覓食棲息。
生態寶藏 資源豐富  「尋.船.鳥」導賞:盼公眾了解荔枝碗價值 2017年4月19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39093

「如果再沒有紅樹林,都幾『大鑊』。」生態教育導師Samson解釋,即使蓮花橋底已有一大片濕地,船廠對出的紅樹林還是不可或缺:「船廠附近是一個泥灘的位置,而澳大對出的紅樹林很少這些位置,紅樹木那邊⋯

048 拒絕遺忘新聞事件紙本月刊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荔枝碗對開水域的濕地不乏鷺鳥棲息。
要求文化局對荔枝碗造船村,啟動不動產類文化遺產評定程序|申述文件 2017年4月19日|文: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https://aamacau.com/?p=39092

陳述評定的理由 百多年來,荔枝碗村與造船業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的。兩者的發展融合更是一脈相承。同時,荔枝碗村與船人街、路環市區,共同構成昔日澳門漁村風貌的歷史縮影,亦是澳門離島鄉土文化的重要組⋯

048 拒絕遺忘新聞事件紙本月刊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文記船廠老闆之一張子榮(榮叔)。相片攝於船廠圍封前,榮叔於自己船廠招牌前留影。
念念不忘 望有迴響──專訪船匠張子榮 2017年4月19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39096

只見文記船廠的老闆之一榮叔(張子榮)的汽車剛駛至,船廠一帶的小狗便上前靠近,似是期盼這位昔日的「米飯班主」。船廠一直有養「看門狗」的習慣,到船廠沒生意了,荒廢了,榮叔依然每日來看望小狗。「我養嘅⋯

048 拒絕遺忘新聞事件紙本月刊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民間回收行動,改變的是人心 2017年4月19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9090

城市垃圾越來越多,雖然分類回收還不成氣候,不過也多了不少人關注這個問題,為了少一點浪費,民間的換物、舊物分享活動都十分活躍。這一期,小編訪問了「免廢空間」的米米,還有平日裡在社區分享舊物的K⋯

048 拒絕遺忘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