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 望有迴響──專訪船匠張子榮

048 拒絕遺忘 新聞事件 紙本月刊 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文:路家

網址:https://aamacau.com/?p=39096

時間:2017年04月19日 12:12

只見文記船廠的老闆之一榮叔(張子榮)的汽車剛駛至,船廠一帶的小狗便上前靠近,似是期盼這位昔日的「米飯班主」。船廠一直有養「看門狗」的習慣,到船廠沒生意了,荒廢了,榮叔依然每日來看望小狗。「我養嘅果兩隻死咗喇,但總會返嚟睇下其他,唔能夠由得佢哋唔理。」

船廠已是一片荒蕪。近海邊處開始長出紅樹林。昔日造船刨木的木屑仍在,層層的碎木之下,並不只有一片爛泥灘塗,還有榮叔念茲在茲的兩塊木板。「我哋以前喺船廠地上舖過曬啲木做地基,現在殺到埋身話要拆(船廠),我都想挖返啲泥攞返啲板上嚟。」

那是造船用的木板。船與船廠建於它之上,當年花上心思與希望而奠下,現埋沒於木屑與泥土之中,早已不在視線之內,卻一直在榮叔心中,唯恐推土機「一時疏忽」,被輾成萬段碎片。

文記船廠老闆之一張子榮(榮叔)。相片攝於船廠圍封前,榮叔於自己船廠招牌前留影。

文記船廠老闆之一張子榮(榮叔)。相片攝於船廠圍封前,榮叔於自己船廠招牌前留影。©張子榮

半生當船匠 白手興家

榮叔今年60多歲,於路環九澳出生,14歲時出來當學徒,原因也跟當時不少人一樣,「屋企話,你繼續讀書,細佬妹就冇得讀。」本想學電器維修,但搭不上門路,加上澳門「一二.三事件」後百業蕭條,唯獨造船仍有生意,故在路環荔枝碗關恩船廠開始當學徒。「阿爸話:『你仲細,學咗唔鐘意滿師之後可以學其他,而家學住先。』」結果一做,便是大半生。

如果每個造船工人本身都是一個故事,榮叔口述的這個,大約是工匠的「不求人」開拓精神。話說榮叔滿師後曾到香港工作,回來後與朋友合伙,在氹仔開設造船工場,白手興家。「初初七幾年時,啲『水佬』(漁民)唔係咁易信你。佢話:你哋幾個新開檔,裝到咩樣都唔知。」於是只好先以低價吸引生意,逐漸建立口碑。後到八十年代,造船業興旺,不少年輕船匠亦開始自立門戶,卻也做成亂象。「先洗未來錢又有,開咗價做唔掂又有,好多做做下劈炮。啲『水佬』開始又驚。」

縱然如此,憑着良好的信譽,榮叔的船廠生意越來越多,為了擴充,榮叔於是與拍檔合力買下當時荔枝碗的「文記船廠」。「他們(文記船廠)三個拍檔可能有些磨擦,所以賣廠。」那是建造「阿媽號」的幾位老闆。當時的船廠多由幾位船匠合伙經營,各人如何分工,大家如何相處亦是一門學問。「所以『裝船行』有一句口頭禪:千祈唔好同人拍檔,(生意)乜嘢都自己做。」榮叔笑道,「還有『枱棺材都有詏撬,自己托就差唔多。』」

船匠改行開汽車
盼留昔日回憶

但一切已成過去,一手建立的船廠興盛不再,只餘廢墟,昔日的合伙人都已各散東西。榮叔憶述,荔枝碗的船廠在木廠結業後也陸續停工。一來因為造船的部件尺寸繁複,在內地訂購容易費時失事,加上運輸的手續複雜、成本上漲,故不少船廠亦未有繼續營運。船廠的榮景不再,各船匠都已另謀出路。榮叔坦言有想過在內地設廠,但礙於自己性格,故最終未有成事。今日的他是一名的士司機,每日開工前會來到路環,看看船廠的一眾小狗。在船廠被圍封前亦仍每年續交「水位紙」——即使船廠已停工逾十年。

「諗住留到就留。」榮叔苦笑,「不過睇嚟都留唔到。」除了「水位紙」,榮叔一直亦有為船廠交電費,希望有日可把當在埋在船廠的木板挖出,「但而家都係白交電費,佢唔俾我入去,俾我入去挖我都吊唔到啲木出嚟。」

「而家都諗住放棄喇。」

榮叔坦言,希望船廠可以保留,「呢啲廠全部都係由船廠自己一手一腳搭起,就算係冇生意,如果保持到,可以同啲仔女講:呢間船廠養大你。」他亦曾想像這裏可以進駐船匠,教導遊客並展示造船的工藝,保留行業,「喺度造一隻船,或造一隻半成品,啲人嚟到影相,工人造俾佢睇,點樣鋸木刨木,你話幾好!」

但現時船廠的未來不明。政府一直未有公佈規劃。船廠群現時進入待評定狀態,剩下九間船廠的清拆工作都會暫停,但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荔枝碗船廠會是如何。「所以政府圍封船廠時,我就把自己的招牌拆了下來,免得被其他人拆。」只見榮叔又是一笑,卻顯得一臉無奈。「唔係啲咩貴重嘢,不過果時自己有時間,用顏料寫出嚟。招牌自己拆好過俾人拆,當係留個紀念啦。」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