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長期以來,澳門的藝文工作者,尤其純做創作的話,根本難以生存,因為一些文化項目在市場上是弱勢,如劇場很難靠售票來生存,寫作人也很難靠稿費和出版來生存,這些從事無法產生足夠收入行業的創作人,目前除了⋯
根據其網站介紹,澳門設計中心是本澳首個推動設計發展的綜合服務平台。由具30年歷史的澳門設計師協會於2012年起籌劃組成。其「五年發展計劃」於2014年獲文創基金項目補貼7百萬,2017年獲批9百⋯
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於9月17日落幕了,經總核算委員會及終審法院對選舉結果進行覆核及確定後,14名直選及12名間選候任議員經已塵埃落定,連同行政長官所委任的7名官委議員,第六屆立法會全體33名議員正⋯
「如我今次用這單一事件去推論,你怎樣去處理國民教育、愛國教育?咁我其實心都寒埋。」 選舉期間,有學校向家長派發通知,呼籲家長參加某候選組別在學校舉行的助選活動,及投該组別一票,家長亦需要交回回條⋯
在今年立法會直選,三個較有論政能力年輕人各自領軍參選,其中林玉鳳和蘇嘉豪成功當選,首次參選的林宇滔雖未入局,仍成功爭取逾七千位選民支持,成績亮麗。澳大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認為,結果反映市民⋯
澳大法學院教授駱偉建認為,從各個候選組別的得票來看,可以劃分成三大板塊,當中非建制派取得新增選民票數約9,000多票,而傳統陣營及中間派亦分別新增了10,000票左右,這種情況反映社會對於政治⋯
立法會選舉眾人聚焦直選,但間選問題亦不容忽視。社會一直有討論是否應取消間選議席,但有亦聲音指應「循序漸進」。不必諱言,是否取消間接選舉席位,這個牽涉極大爭議,但從推動民主發展及社會進步和市民福祉⋯
工聯實力派及資深議員的關翠杏選擇退出政壇,「同心協進會」今年換上年輕面孔出選,頭四位候選人,全不到40歲,由上屆間選議員今年轉戰直選的李靜儀擔起大旗領軍,第二候選人則是梁孫旭,結果二人成功當選⋯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自2005年加入「新澳門學社」,周庭希就在不少社會議題上站在最前線。「社運人士」、「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學社理事長」、「《愛瞞日報》社長」、「同志平權運動倡導者」……多年來⋯
「天鴿」風災已過一個多月,市況逐漸回復正常,但歷劫之後,澳門人對這片海洋感覺再不一樣。 常戲言,風水師是第一代的城規師。雖是戲言,卻不無道理。山為龍,水為脈,山為脈之源,脈行山之勢,古人據大自然⋯
法務局《檢討行政條件制度》諮詢文本,建議限制劇院及電影院的經營場地,引起文化界激烈反對。曉角話劇研進社行政總監盧耀華關注,今次文本建議的出現是否因為政府的文創政策有所改變,希望政府能清楚解釋;又⋯
法務局《檢討行政條件制度》諮詢文本,建議限制劇院及電影院的經營場地,自是引起文化界激烈反對,另方面這個議題也牽涉到城市規劃及管理。城市規劃師林翊捷認為,北區缺少體育及藝文設施,而工廈提供了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