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道,曾於 2010 年 8 月 27日開始到 2022 年 5 月27日在每周在《訊報》同步刊出,現為不定期專題。
社工學者何頴賢指出,就性別差距而言,澳門婦女現時在經濟參與、教育機會和健康方面的表現不俗,政府亦開始在政策中推動「性別觀點主流化」,但不能就此認為澳門的性別平權狀況令人滿意。「裏面還有很細節,如⋯
「雋文不朽」澳門文學節項目總監白艾德(Hélder Beja)宣佈,將於今屆文學節結束後辭任。 白艾德透過電郵向媒體表示,鑒於近日事態發展,文學節不得不取消幾位嘉賓的環節,認為自己已不適合參與領⋯
多個葡文媒體報道,「雋文不朽」文學節嘉賓作家詹姆斯.丘奇(James Church)、 張戎(Jung Chang)和金淑姬(Suki Kim),因故未能來澳出席今年的澳門文學節。澳門文學節項目⋯
丁酉雞年,對於澳門來說可謂不平凡的一年,亦是艱難的一年。究竟雞年對你來說,又有甚麼意義? 除舊迎新,戌狗年剛剛來臨。新一年你又有甚麼願望?對於我們的家園——澳門,你們又有甚麼願景?我們收集了一⋯
千呼萬喚始出來!說的是正在進行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第二階段諮詢。《計劃》自2014年底進行第一階段諮詢後,被政府一拖再拖。現時諮詢文本終因聯合國要求政府於2018年12月1日前提交⋯
「身處家庭暴力成長的孩子,有一定比例成年後亦會使用暴力去面對家庭。」聖公會樂天倫賭博輔導暨健康家庭服務中心主任葉鑑波表示,新一代家長需要學習,社會亦要建立一個欣賞主動求助的氛圍,而非有問題才會向⋯
「虐兒沒有分動機。不要說『我嘅動機係教仔』。你打死了小朋友,可以說動機是教仔,但方法錯就是錯。」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主任李文靜強調,「所以不是動機,是你的方法是否對,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傷害⋯
「丈夫常會嘈吵,但鄰居都不當是一回事,覺得你們夫妻吵架,沒必要插手。」小晴(化名)想起當時受丈夫虐待的情景。那時子女目睹自己父親打媽媽亦表現焦慮,「他很怕回家。會問爸爸是否在家。當我們在家時,他⋯
交通事務局近日研發「視障助乘巴士報站」App。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認為,這是協助視障人士出行的第一步,未來政府應開放數據,促進無障礙程式研發,並完善電子政務,協助視障人士獨立生活。 甄慶悅⋯
視障人士並非無障礙科技的唯一受惠群體。事實上,澳門人口年齡老化,不少長者亦正受視力、聽力退化之苦。智能電話應用程式亦可助長者獨立出行,並保持生活質素。當中設計需要人性化,政府各部門對此亦應同等重⋯
交通局近日推出「視障助乘巴士報站」流動應用程式(App),同時引起公眾關注視障人士使用智能電話習慣。為此,《論盡》訪問了幾位視障人士。大家一言一語,指出並非所有澳門政府的App都有考慮視障人士的⋯
時事評論員黃東則以「爛」形容2017年的政情。他以2017年審計報告揭示的掘路工程為例,指澳門道路「遍地開花」,影響全城,「用『爛』可以概括。政情亦是如此。」 黃東表示,2017年,印象特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