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爛鬼樓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澳門不是一個人——淺談《彼時此岸》中的身份危機 2017年09月7日|文:馬慧妍|https://aamacau.com/?p=41784

攝影機、微信、Facebook、赴台就學。 葡國菜作為遊客美食、茶餐廳作為本土美食。 葡萄牙國旗色的雞啄米、操北京口音的遊客、填不出籍貫的澳門人;煩悶的上班族和只想準時放工的清潔女工;位於全球生⋯

颱風過後 ©Yang Illustration 洋小漫
澳門插畫師為天鴿襲澳發聲 2017年09月6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1750

颱風「天鴿」肆虐本澳,造成10死數百人受傷,多區受到重創,社會損失慘重。多個本地插畫師(小萍、Yang Illustration 洋小漫、Sandy LEONG Sin U、Hue、袁志偉⋯

我在山頂醫院腎室度過了兩年多的血液透析時光。
向「天鴿」後仍謹守血液透析室崗位的醫護們道謝 2017年08月30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41578

八月廿三號“天鴿”吹襲澳門期間,相信小城各家各戶和商舖在為防禦風暴而做著一連串有效措施,我和家人亦不例外,暴風最強勁之時,窗外風聲嘯嘯,看見原本放在露台的三隻烏龜在惡劣的天氣裡受驚地瘋狂拍著盛載⋯

黑暗中是信任,還是猜疑?──評2017 Bok Festival《身在黑暗》 2017年08月18日|文:梁倩瑜|https://aamacau.com/?p=41353

當一切無法目視,你的信任該往何處? 晚上九時二十分,我按短訊的指示來到有點幽靜的公園長椅旁,因為準時到達卻沒有工作人員,我有點慌張地打了他們聯絡電話,電話的她請我耐心等候。於是街道上每一個來往的⋯

和憂傷做朋友——抑鬱症患者們的對談 2017年08月18日|文:林幽|https://aamacau.com/?p=41339

編按:最近澳門大學有研究發現,澳門抑鬱症的患病率比內地及香港更高,8%澳門成年人(中國籍)有罹患抑鬱症的風險,由此估算約3萬名澳門居民可能需要心理健康服務。而研究表示,澳門最容易患上抑鬱症的人群⋯

《塑料王國》
我們都生活在化學的海洋裡 2017年07月27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0882

鏡頭一:孩子們鑽到塑膠中間,想做一個溫暖的窩。 鏡頭二:小女孩撥開塑膠碎片,用手捧了把水來洗臉。 鏡頭三:男孩把塑膠丟入火中,燃起黑煙,但也幫忙煮好了飯。 鏡頭四:一群羊來到了剛剛運來的垃圾堆裡⋯

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邀請了日本女導演河瀨直美(Naomi Kawase),出席了七月二十三日的講座《河瀨直美:記憶之森林—生死與身體的風景》,以及一場映後分享會。
河瀨直美:死亡不是斷裂,是延續 2017年07月26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0872

今年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邀請了日本女導演河瀨直美(Naomi Kawase)到來,作為影展的焦點導演,實在是澳門影迷之福,她出席了七月二十三日的講座《河瀨直美:記憶之森林—生死與身體的風景》,以⋯

《伴生》中陳小姐與父母在尖沙咀海旁。
「我們追不上人口衰老的速度」──專訪《伴生》導演黃肇邦和監製卓翔 2017年07月20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0772

隨著社會走進老齡化甚至高齡化的現實,有關老人問題、醫療、生死議題等的討論也日漸多起來,然而,較多人關注的可能還是有關福利政策方面的問題,卻較少有談及老人與照護者、家人之間這些其實更埋身的問題。去⋯

《藝評與教育: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文集》。(圖片由SomethingMoon 提供)
編織歷史與實務知識的現場──記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 2017年07月18日|文:曾靖雯(「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觀察員、民眾劇場工作者、「木有枝」劇場工作室負責人)|https://aamacau.com/?p=40712

身為劇評的外行,原以為自己將遙遠地觀察這個研討會,或者一如往常在台灣參與相關研討會的經驗──在台下吃力地聽著台上談論理論。沒想到,研討會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正如去年觀察人吳思鋒所言:「『澳門劇場⋯

導演黃惠偵與女兒皆有出席開幕放映,並與觀眾進行映後座談。(攝影 Ngan Wa Ao)
攝影機是充權,是治療,給我很大的勇氣──專訪《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 2017年07月13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0642

今年第二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開幕電影《日常對話》,引起了觀眾席中小小的議論。從題材內容到拍攝手法,都與我們一般理解的紀錄片有點不一樣,影片的主線是導演黃惠偵在處理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希望走⋯

《動畫人生》
每個人都渴望交流 2017年07月1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0625

在繪本書屋裡幫忙,讓我認識了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這些詞彙,也學會同理這些與普羅大眾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人的處境,甚至從這些不一樣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人格特質,那些曾經令我受挫⋯

腎友台北行,完成! 2017年07月12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40626

早在抵達台北時,未去海關前我已在機場買了一張足夠我在台灣那幾天無限上網的網絡卡,在現今世代,打長途電話報平安方式明顯不合時宜,網絡世界才是「皇道」!而且長途電話收費昂貴,還不如用網絡通訊便宜和便⋯

《梅田宏明雙舞作》2017(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從《梅田宏明雙舞作》看澳門舞者的培養 2017年07月5日|文:雅詩|https://aamacau.com/?p=40521

2014年梅田宏明首度亮相澳門舞臺,在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呈獻了兩個不同的作品《適度異變》及《觸.覺》。今年梅田宏明再次獲邀於澳門藝術節演出,帶來他於2011年創作,近年經常在外地巡演的作品《形⋯

旅館提供的瓶裝水,在台兩天只飲用這兩瓶的水量
台北逸事 2017年07月5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40519

飛機安全抵達台北桃園機場後,取回行李便跑去試乘開通不久的機場捷運。以前總是拖著行李到機場外乘搭旅遊巴,大概一個小時車程才到達台北車站。乘捷運的話只需半小時就到。到達台北車站後,面對眼前的台北中心⋯

《革命偶像暴走騷》(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澳門藝術節──週記(下) 2017年07月5日|文:張吉米(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40518

《革命偶像暴走騷》 經過本土遺產的《風來運轉》、穿透生死的《聽你的.走我的》以及虛實交錯的《虛域》,《革命偶像暴走騷》這個不斷消費自己到想死想吐的節目放在最後觀賞,似乎也恰巧為這整篇文章串了結語⋯

《擁抱》につつまれて
細味靈光閃現之處── 策展人之選 2017年06月28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0376

如果你時間不那麼充足,要從今年《第二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二十六部紀錄片中排出觀影優先次序來,實在為難,因為有些具爆炸性的內容,如《北韓騎劫夢工場》,有些則牽動人心,如《動畫人生》、《火海之⋯

由本地插畫家袁志偉設計的影展海報,以插畫風格拉近觀眾距離
映照人生不同階段的生命影像── 專訪「第二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策展人林鍵鈞 2017年06月28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0375

在今年「第二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場刊中,一開首便為「紀錄片」作如此解說──「就是『生命』加上『影像』。」然而,似乎如此易懂和親近的這個影像媒介,平日卻不是那麼容易接觸到,一般商業影院不會放⋯

《風來運轉》(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澳門藝術節──週記(上) 2017年06月27日|文:張吉米(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40356

這次因參加「澳門藝術節」其中一週的講座,而觀看該週的幾個節目,過往我到澳門都是參與藝穗節,對我來說,這不同還真的有些大,無論是場地、製作規模以及觀眾群,都需要調整一下「這次來澳門不是看藝穗」。⋯

《革命偶像暴走騷》劇照 (相片由澳門文化局提供)
革命.偶像.暴走.騷──一次感官刺激與精神虛無的交替體驗 2017年06月27日|文:徐墨龍(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馬來西亞)|https://aamacau.com/?p=40353

來自日本的演出、聳動的演出名稱、購票時觀眾就被提醒:最好穿短褲拖鞋入場,因為現場將水花四射。哇!這將是怎樣的演出啊?進場前你會不會滿心期待或興奮得小心臟怦怦跳?我相信會,尤其你是愛好實驗冒險創意⋯

《手談坐隱》——從劇場看社會博奕。Why Not? 2017年06月25日|文:靈兒|https://aamacau.com/?p=40324

說來慚愧,對圍棋的認識,大約都從小時候看的日本的動漫中獲得。訪問《手談坐隱》編劇杜詠琪(Miki)及演員馮劍峰前在網上匆匆做了一些資料搜集,看到「本因坊」、「名人」(一種棋士頭銜)等熟識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