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戀愛電影館的營運由炫昌娛樂中標接手;但這一棒,並不易接。前任經營者拍板公司表現出色,深受觀眾認同;現時經營易手,外界難免會將兩者比較。加上炫昌娛樂由中標至今一直未有透露具體甚而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計⋯
步入舊法院展廳,只見一面白色的牆上貼滿了澳門舞蹈的發展軌跡:從1977年雲龍舞蹈團成立,由聖若瑟中學舞蹈組擴展成舞蹈社;到1987年教青局舉辦第一屆澳門國際青年舞蹈節;1997年演藝學院舞蹈學校⋯
踏進展覽《No Where To》,拾起手電筒,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展廳中,劇場演出消失的軌跡在微光下隱隱現了形。然而,我們為什麽要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為什麽要吃力地持著微光摸索,逐字推敲? 「重看消⋯
這篇文章初稿是寫在2019年12月底,即是坊間開始有各種聲音道戀愛電影館因諸多因素將有可能不獲續約的時間。 當時我只想寫幾句感謝戀愛電影館的話。 長久以來,基本上只要有澳門電影上映,只要有機會我⋯
在《澳門之年》這一套回歸20週年之作,每名創作者都只有十分鐘,但卻隱隱然延續了一個命題,可以上溯上文——在這個城市的人,和城市的關係,是浮動的,鬆散的,無根的,不確定的;而其情感連結卻又是非常強⋯
昆蟲分類檔案:雙翅目 →大蚊科 →黃斑大蚊屬 惡名昭彰的壞昆蟲 每當向同學們提起蚊子,大家總會想到牠在你的耳邊煩厭地嗡嗡叫,還有被牠叮咬後皮膚紅腫,痕癢無比的感覺,真的是十分惱人!另外牠們還有機⋯
到2019年的作品《澳門之年》(徐欣羨監製)。這年剛好是從回歸20週年,《奧戈》之後的十年。這一部電影不是一個人的作品,而是由九名創作者分別創作他們自己的作品,每人十分鐘。創作者都是在澳門出生⋯
到了2010年後,澳門多了很多拿起攝影機敘事的青年。 科技普及,或許是拍攝技術變得低廉易得,這個五、六十萬人口的地方,越來越多青年用鏡頭書寫自己的城市。不管結果如何,手法如何、成敗如何,在各種因⋯
【前言】 在2019年底,我看到《澳門之年》後,開始構思本文。想為歷年在各種場合,還有在戀愛電影館重看的澳門電影作品,對當中相關的部份稍作整理。在這二十年間,各種因素影響之下,由澳門人創作並公開⋯
是基因決定一個人的性格還是後天培養影響?這一直都是個熱門的科學研究題目。複製基因這個技術,今時今日來說並不新鮮,但「複製人」這項研究一直因為社會倫理問題而被禁止,如果撇開倫理問題,這個話題還有什⋯
昆蟲分類檔案:脈翅目 → 草蛉科 昆蟲界的小王子 大家有沒有看過《小王子》的故事?小王子會到不同的小星球旅行,而昆蟲也喜歡到處走,如果大家發現有小昆蟲飛進家中,其實不用害怕,也不必急著把牠消滅⋯
「文化抗疫蓮一心.澳門美術作品展」,雖然展覽標題俗俚成語且語焉不詳頗為尷尬,但憑藉文化局與中共宣傳文化部由上而下的動員,長期獲分配到優渥文化資源的澳門各大美術協會當然義不容辭,元老少壯紛紛響應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