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綱要法》法案在2018年公開諮詢及去年提交立法會審議期間,曾經引起過不少爭議,尤其對於法案建議的「謠言罪」,不少社會意見都批評政府「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如此做法將嚴重損失市民的言論自由,更⋯
《民防綱要法》法案建議將民防狀態分為五級,一旦宣佈進即時預防(第三級)的民防狀態,一系列的法定責任將隨即生效,例如現時最大爭議的第25條「謠言罪」亦會生效。立法議員蘇嘉豪表示,政府對於進入第三級⋯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繼續討論《民防綱要法》法案,政府代表在會上介紹未來民防體系包括 30個部門及機構,包括 9個軍事化部隊及治安部門、政府 14個部門和 7個私營機構,並提出將志願者剔除。 委員⋯
俗稱「謠言罪」的《民防法》第25條引起公眾高度關注。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早前表示,已將文本修改,並送交立法會常委會。但澳門事務海外觀察員周庭希認為,以刑事處理散播虛假消息非國際主流慣例,擔心會造成⋯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現時正細則性審議《民防綱要法》法案,當中法案第25條「突發公共事件下的妨害公共安全、秩序及安寧罪(俗稱『謠言罪』)」並沒有清晰的定義,容易令市民「誤墮法網」,不少意見要求政府⋯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現正審議《民防綱要法》法案,其中法案第25條俗稱「造謠罪」的「突發公共事件下的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引起社會極大爭議。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向立法會主席賀一誠提交有關《民防⋯
上週六(28日)警察總局聯同29個民防架構部門舉辦「水晶魚2019」民防演習,期間因氣象局發出雷暴警告,民防行動中心亦宣佈由下午2點45分起暫停所有戶外演習項目。消息一出,社會有不少意見質疑及批⋯
在《民防綱要法》公開諮詢期間,社會一直關注到民防法對於言論自由以及新聞編採自由的管控及影響。曾在大學任教「災難管理」課程的退休資深社工學者蘇文欣表示,災難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消息流通,但這不等⋯
政府的《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不只是建議刑事上設立新罪的「虛假社會預警罪」,為此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爭議;文本亦建議立法引入規管傳媒,此舉讓人們質疑當局,旨在加緊拑制傳媒的新聞自由以及編採獨立自主⋯
《民防綱要法》諮詢期將於明日(8月11日)屆滿,諮詢文本建議設立「虛假社會預警罪」,違法者將被處以最高三年徒刑;同時對傳媒引入規管,對屬民防架構成員的媒體引入刑事處罰。澳門事務海外觀察者周庭希批⋯
《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建議要明確各類義務責任,「建議在民防制度中確立各參與方(居民、法人、公務人員和公私營實體,以及承批實體)的義務,尤其是服從法律和當局合法命令的義務、履行依法獲指派工作的義務⋯
特區政府正進行公開諮詢的《民防綱要法》,就文本中強調大眾媒體在傳播當局重要民防資訊方面的社會責任,顯見是要在民防工作中引入對傳媒規管,以及對屬民防架構成員的媒體引入刑事處罰等不合理做法;澳門傳媒⋯
《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建議,對於不遵守法律或民防當局合法命令或指示的個人及法人,會以違令罪或加重違令罪論處。而公務人員(包含視聽廣播承批實體的負責人)以及對水、電及電訊等關鍵基礎設施的營運實體若⋯
《民防綱要法》公開諮詢期本週六(11日)結束,新澳門學社表明反對文本中以安全之名包裝對自由的侵害,以及過份強調服從政府的建議。促請當局在天災人禍當前,首要嚴格約束公權力在各項訊息發佈的準確性及透⋯
立法議員高天賜認為,政府擬設「虛假社會預警罪」打擊造謠傳謠行為,實際上是打擊言論自由,損害澳門的核心價值。澳門市民對資訊傳播有自己的分析能力,政府應該要做的不是限制言論自由,而是首先要自我檢討在⋯
政府舉辦《民防綱要法》最後一場公眾諮詢會,文本建議增設「虛假社會預警罪」打擊造謠,諮詢會上對此仍有很大爭議。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發言時表示,本澳已實施《國安法》,建議在突發事件分類中的「社會安全⋯
政府今晚八時舉行《民防綱要法》的第二場公眾諮詢。不少發言市民關注的焦點仍然是政府建議設立「虛假社會預警罪」,擔憂日後隨手轉發訊息都可能要面臨最高三年徒刑,認為針對造謠傳謠的行為應以宣傳教育為主⋯
《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建議「強調傳媒協助傳播民防訊息的社會責任」,議員吳國昌認為,此建議會令政府有更多手段去控制傳媒,但這些手段對於公共利益未必有利,反倒會損害新聞自由。他強調,大眾傳媒的本質就⋯
政府欲透過新設「虛構社會預警罪」加重對造謠行為的處罰,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表示,雖然風災期間本澳曾經出現過個別謠言,但情況不算嚴重。又認為既然現行《刑法典》已對造謠行為有清晰界定,只要當局⋯
《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建議引入「虛構社會預警罪」,加強打擊緊急狀態期間的造謠、散佈謠言行為。時事評論員蔡梓瑜表示,《民防綱要法》的本質應是為社會帶來安寧,但當局卻採取了幾近「白色恐怖」的做法,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