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來論

共築發聲平台,歡迎不同意見互相理性交鋒。此欄文章為義務稿件,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媒立場。《論盡》編輯部保留對所有稿件的篩選權利。來稿一經刊載,不接受任何理由要求下架,本媒擁有任何爭議之最終決定權。

【來論】中區交通大擠塞 巴士理應重整及分流 2019年5月7日|文:Simon Lao|https://aamacau.com/?p=53468

90分鐘可以去到哪裡去?澳門飛臺北?其實是由媽閣前往亞馬喇前地。 有市民表示,在5月2日傍晚由媽閣搭乘巴士前往亞馬喇前地需時90分鐘,主要原因是進行內港防洪工程,部份行車線及道路網封閉。加上內地⋯

來論
澳門首次參加「城市自然挑戰賽2019」 2019年4月28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53320

昨日(4月27日)下午的瓢潑大雨中,正是澳門首次參加「城市自然挑戰賽2019」(City Nature Challenge 2019)的開幕禮。在澳門大學劉少榮樓的大堂,一個以本澳的動物為主角的⋯

來論綠色生活藝文爛鬼樓
【來論】社工專業仍未能自主,制度仍需持續關注 2019年3月20日|文:社工註冊關注組|https://aamacau.com/?p=52749

立法會於昨日(19/3)通過的《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關注組認同法案整體上是能夠確保社工具專業資格及提升服務質素,但政府沒有在法案兌現社會文化司司長和前社工局局長當初的承諾,將第二屆「社專會⋯

來論
【來稿】社會契約—— 約定俗成 2019年1月27日|文:容振聲|https://aamacau.com/?p=51935

偶爾在澳門街頭可以看到一些看似有用物資放在街角上靜待有需要人士撿取,同時放下物資的有可能比有關方面看成棄置廢物而導致罰款。互不相識的陌路人在街角放下物資和有需要人士檢取有用資源的現象是一個約定俗⋯

來論
【來論】藝術教師招聘費時失事 文化發展應從根本做起 2019年1月22日|文:思明|https://aamacau.com/?p=51780

有關早前報導澳門演藝學院(下稱演藝)戲劇學校(下稱戲校)僅餘兩位老師授課,筆者作為戲校舊生,除了深感痛心外,更應讓公眾了解一個相對小型部門的事件,卻反映出整個政府嚴重的招聘制度繁複,落後等問題⋯

070 迫爆來論紙本月刊
【來論】澳門的帆船文化與工藝技術(上) 2019年1月5日|文: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https://aamacau.com/?p=51416

早前,路環荔枝碗船廠片區正式被評為「場所」類文物,並受《文化遺產保護法》相關規定保護。歷時超過一年的守護船廠行動,取得相當正面的成果,亦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澳門傳統行業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造船業是⋯

來論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來論】把握機遇 借助港珠澳大橋 改善澳門內外交通 2018年12月6日|文:巴士之友Dickson Lau|https://aamacau.com/?p=50858

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月,共錄得超過80萬人次使用大橋澳門口岸出入境,其中有近69萬人次經港澳旅檢大廳出入境,以及有約十萬人次經由珠澳旅檢大廳往來珠海及澳門。往來港澳三個主要口岸的出入境人數與去年相比⋯

來論
【來論】塑造黑熊吉祥物推廣保育 比製作標本來得更加實際 2018年11月22日|文:Dickson Lau|https://aamacau.com/?p=50490

1984年夏天(註1),有市民舉報一隻亞洲黑熊出現在褔隆新街的一間野味店,後來市政廳(現民政總署)巡查時發現該店並沒有申領牌照,避過屠宰烹煮之苦。市政廳相當人道,並沒有把小黑熊運往外地的野外放生⋯

來論黑熊BOBO事件簿
【來論】我們的Bobo 2018年11月22日|文:詹米|https://aamacau.com/?p=50487

新聞報Bobo的生卒日期,是1983-2018,牠在福隆新街被救出的年份是1986年[註1],估計是3歲。 亞洲黑熊的年齡應該怎麼算呢?據聞,黑熊30歲是等於人類80歲,那3歲的黑熊,就等於人類⋯

來論黑熊BOBO事件簿
【來論】BOBO不是心心——悼二龍喉黑熊BOBO 2018年11月21日|文:澳門市民|https://aamacau.com/?p=50440

民署竟然以為,在澳門人心目中,黑熊BOBO和熊貓心心都是一樣,都可以將之製成標本。 錯了,BOBO不是心心。 因為心心是熊貓。熊貓的使命是政治的,這是熊貓的原罪,也是命;政治ICON防腐然後被製⋯

來論黑熊BOBO事件簿
【來稿照登】青動舉辦性教育論壇 強調「整全」「健康親密關係」 2018年11月19日|文:澳門青年動力|https://aamacau.com/?p=50380

由澳門青年動力主辦的「動力論壇」於18日下午假社會工作人員協進會會址舉行,邀請了教青局代表梁怡安和教育學會會長蔡梓瑜,探討近年全球「#metoo」浪潮下澳門性教育的發展。 梁怡安向參加者介紹了教⋯

來論
【來論】過橋排隊返澳個半鐘 應更改策略 助提升效益 2018年11月14日|文:巴士之友成員 Dickson Lau|https://aamacau.com/?p=50223

港珠澳大橋已於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對澳門來說,新增了一條陸上通道連接香港,為本澳居民及外地旅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在大橋開通後不久,各種問題陸續浮現,東涌及金巴之亂成為了傳媒的焦點⋯

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