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澳門的帆船文化與工藝技術(上)

來論 半島裡外 藝文爛鬼樓

文: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

網址:https://aamacau.com/?p=51416

時間:2019年01月5日 11:11

早前,路環荔枝碗船廠片區正式被評為「場所」類文物,並受《文化遺產保護法》相關規定保護。歷時超過一年的守護船廠行動,取得相當正面的成果,亦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澳門傳統行業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造船業是昔日澳門海洋經濟鏈上相當重要的一員。澳門位於珠江三角洲的西岸,長年處於鹹淡水交界,水生生物極為繁盛,魚類資源豐富。昔日澳門漁業繁盛,連帶促進整個產業的經濟鏈,如魚欄、造船及維修、山貨和船用機械等,各個行業緊密相連。

熱鬧的澳門內港(網路圖片)

昔日澳門的水上人口以漁民為主,曾經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社區,漁船、小舢舨(住家艇)等成群結隊地灣泊在河邊新街至沙梨頭一帶對出的水面,每逢春節更為熱鬧。在1981年人口普查,有11,064名居民表示在船上居住,而在1996年,數字降至2995人,到了2011年,水上人口僅為735名。這顯示出澳門漁業的急速衰落。

雖然澳門漁業的產業鏈已經淡出歷史舞台,筆者認為文化局可以借今次文物評定的契機,重新檢視相關行業的歷史文化價值與行業傳統精神。一方面可為有潛質列入本澳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項目進行普查;另一方面,澳門海港歷史的故事具吸引力,是深度文化旅遊的元素之一,亟待發掘和推廣宣傳。

撰文之際,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正爭取「帆船製作及航海技術」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為傳承這種技術尋找合適及可持續的方案。

澳門的漁船,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是一個沒有機器與電力的年代,漁民生活艱苦。駕駛帆船出海,需要配合天氣,更要依賴經驗老到的船長。那個時候一年約只有二百天適合出海作業,漁獲雖然豐富,但產能有限,只能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婦女負責製麻線,男人負責織網。放網和起網都要靠人力,所以在漁民家庭長大的小孩,自然而然成為幫手,最後鍛鍊成熟手漁民。

漁民陳廣玉

2017年夏天,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舉辦第一屆澳門海洋文化節,邀請了老漁民陳廣玉先生示範駕駛帆船。活動在西灣湖舉行,也讓居民回憶起當時還是海的土地,曾經有帆船駛過。陳廣玉先生亦為協會建造的中式三桅帆船提供了大量技術意見,為澳門帆船的工藝技術留下珍貴的記錄。明年即將舉行的第二屆澳門海洋文化節,當中也會延續帆船工藝的展示。

目前「帆船製作及航海技術」的文字記錄資料甚少,而手藝傳承更加中斷近50年。自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漁船已經全面安裝燃油引擎,漁民不需顧忌無風不能出海的日子,生活日漸改善。後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為提升糧食產能,提倡使用新型漁船的設計範本由香港傳入澳門,這設計在70年代初開始流行,漁民便沒再使用風帆。漁民轉用新式漁船後收入大增,於是紛紛訂造新船,這時期亦是澳門造船業的黃金時代。

今天,在帆船上生活及工作過的漁民大多70歲以上,而據統計局2016中期人口統計數字,70歲以上的水上人口僅有5名。澳門的帆船製作及航海技術傳承面臨瀕危,隨年齡增長,這些長者體力和精神上未必具條件擔任傳承人;除此之外,帆船的建造也是漁民的傳統智慧與船匠的技術體現。木船的保養維護比鋼鐵船或纖維船更花功夫,如非有特殊價值,船主傾向另造新船,所以舊式帆船可以說買少見少。例如曾代表澳門,參與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的「澳門號 Lorcha Macau」老閘船,近年因蟲蛀及維護經費等原因,於今年6月份被拆卸,令人惋惜。(待續)

*來論照登,不代表本媒立場。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