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李展潤︰戴口罩做運動不會造成呼吸困難 2020年02月27日|文:論盡採訪組

  有傳媒問及健身室可以復業,體育局轄下的場所會否恢復開放?如果運動時戴口罩會否對健康產生危險?衛生局局長李展潤回應稱,當局不建議聚集活動,做運動亦應盡量戴口罩,「戴口罩係對呼吸無害⋯

5.25過後,公民變冷了嗎? 2015年05月28日|文:論盡採訪組

大學畢業、在大公司有不錯的工作,阿樑和Rex三十未到,兩人都不算是政治冷感的人,網上緊貼時事資訊,知道羅立文是何人,對公民社會的想像也有心中的理想。但五二五縱使有再大的意義,接下來的街頭行動上⋯

再論青年政治參與瓶頸──冷感與熱血之間的鴻溝 2015年05月28日|文:雷耳

去年波瀾壯闊的反離補運動(後來被部分人稱為「光輝五月」),澳門年青人在當中的角色可謂舉足輕重。無論是組織還是參與者,大多是年青人,可謂是二零一零年第一次青年遊行之後,澳門青年政治參與的又一個高潮⋯

余永逸
澳門青年運動的浪接浪 2015年05月28日|文:余永逸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

2014年的反離補法案運動把澳門的社會運動帶到一個高潮,並創造澳門社會動員的歷史,一個主要由年青人發起和動員的運動,成功地把上萬的市民帶上街頭並包圍立法會,創造澳門的光輝五月天。 一年已過,澳門⋯

運動.魂 2014年10月11日|文:論盡媒體

汗在流;在不斷跨步向前的同時,心臟在呯呯躍動,強烈的節奏與胸口的起伏互相呼應;血液正沸騰;在急速的一呼一吸間,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跑步其實是一個思考的空間。一邊聽着歌,一邊跑步,不斷思考⋯⋯⋯

黃素君認為,「反離補,反特權」運動的勝利只是公民覺醒的開始。
勝利過後,公民覺醒之路仍然漫長──專訪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黃素君 2014年06月6日|文:採訪、文︰殷憂、依曉

「五‧二五」二萬人大遊行,「五‧二七」七千人包圍立法會,最終迫使特首崔世安撤回「高官離保」法案,公民勝利的歡呼聲響徹小城,「澳門人終於覺醒!」這個「光輝五月」感動了萬千澳門人。然而,澳門大學教育⋯

讓「反離補」之火燃燒下去 2014年06月6日|文:蘇嘉豪

一條給予特首在任刑事豁免權及離任高官鉅額補償金的法案,一時之間燃點起經濟急速發展下長久累積的民怨,一發不可收拾,在澳門這池政治死水裡激起前所未見的千層浪。 僅屬「小勝」   在許多人眼中,那是個⋯

邁向公民社會的新里程 2014年06月6日|文:鏏而

「公民社會指的是圍繞共同的利益、目的和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集體行為。公民社會是處於公與私之間的一個領域,為了社會特定需要、公眾利益而形成的組織。」Skelly(2010) 回歸後,政治格局的轉變⋯

論盡者言:社區運動的局限和進步潛能 2014年05月12日|文:論盡者言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持續數十年的「冷戰」以出乎意料的形式突然結束。隨之而來的是社會主義實踐的退潮、左翼理想退敗,而在「新自由主義」主宰下的全球化則勢不可擋,將產業資本主義急速推向金融資本主義。在這⋯

「一個不敢正視歷史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在澳求學的內地學生Mliey 2013年06月7日|文:在澳求學的內地學生Mliey

我來自內地,和很多人不一樣的是,我早在初中的時候就知道六四事件。還記得有一節思想政治課,下課後我和老師交流時老師無意中向我們透露了八九時候的一場運動,讓我充滿了好奇。而當我們再去追問的時候,政治⋯

「一種讓人不太舒服的平靜」 赴京讀書的澳門人Emily 2013年06月7日|文:赴京讀書的澳門人Emily

六四當日的天氣真的很差,早上十點整個天都是黑色的,像在晚上,外出時氣溫很悶熱,但身邊的同學都不會就這件事評論甚麼,我覺得這裡的人都不聞不問;市面很平靜,沒有人說甚麼,就算我跟同學提及六四,大家都⋯

第六個六四夜隨感 – 孫志超,香港嶺南大學一年級生 2013年06月7日|文:孫志超,香港嶺南大學一年級生

今年的六四燭光晚會,是我第六次參加的,也是最為「投入」的——身為嶺南大學編委會的一員,由中午到晚上都在忙派發六四特刊的事。及至晚上八時左右,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殺主辦方及與會者一個措手不及,局面頗⋯

「知道一件事明明是錯的,但沒有說出來,很難受」澳門人,尹同學 2013年06月7日|文:澳門人,尹同學

問:如何評價六四後中央對事件的取態?很多人說甚至新班子上場後尺度更倒退,你認為呢?談及事件的開放程度有沒有一個周期或曲線可言? 答:政府的態度這些年來一方面閉口不談,一方面積極防範,怕人民的紀念⋯

「香港在六四…… 似乎比台灣人更有共鳴感,或者該說是使命感」 在港求學的台灣學生的Stephanie 2013年06月7日|文:在港求學的台灣學生的Stephanie

我認為香港在六四這件事情上表現得似乎比台灣人更有共鳴感,或者該說是使命感。現在台灣年輕的一輩因為從小就生於比較自由的社會,對於六四這件事常有「不知道跟自己有甚麼關係」的心態。這次在香港從一個月之⋯

本土以後?陳珮明,香港嶺南大學學生 2013年06月7日|文:陳珮明,香港嶺南大學學生

六四晚會是每年香港最大型的抗爭活動,支聯會今年本以「愛國愛民,香港精神」作為主題,卻引來軒然大波。「愛國」一詞應否適用於悼念晚會上實在有待商榷,但我們不得否應背後驅動大家持續舉辦、參與和思考六四⋯

歷年港澳參與悼念六四晚會人數 2013年06月7日|文:論盡媒體
「對歷史的無知,這便於統治,但是對民族在真正振興沒有好處。」邀請澳門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郝志東教授作簡單評論 2013年06月7日|文:小花(整理)

問:如何評價六四後中央對事件的取態?很多人說甚至新班子上場後尺度更倒退,你認為呢?談及事件的開放程度有沒有一個周期或曲線可言? 答:政府的態度這些年來一方面閉口不談,一方面積極防範,怕人民的紀念⋯

學生運動是時代的風向標 2013年05月14日|文:遐天

「論盡澳門街」要做一個「學生不服從」的欄目,找到我頭上要稿了。我想了一下,這「學生不服從」應該就是西方社會「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的概念轉化而來的。咱們中國人講漢語⋯

香港公共廣播運動 2010年10月15日|文:葉蔭聰

嚴格來說,香港與澳門都沒有公共廣播。澳門的澳廣視固然是官方巨賈的囊中物,香港電台也好不了多少。港台台長與員工雖然整天高喊「公共廣播」,但是,港台本質上不過是個官辦電台。例如,所謂台長,正名為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