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
馬場北大馬路上這幾棵大樹根部被混凝土箍住。
山竹過後,澳門樹木觀察 2018年10月25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9726

繼去年「天鴿」、今年又來「山竹」,強颱風過後,最大的受害者是城中的樹木。當然,自然的威力強大,有時非人力可為,但一個風災也顯露出城中樹木管理的一些問題。今期綠色生活,我們來看看倒塌樹木們的情況⋯

內港海水倒灌屢治不絕 林宇滔:應對症下藥 見縫施堵 2018年07月21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7799

內港連續多日受到天文大潮影響出現水浸情況,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今次的水浸事件反映2015年完工的「見縫施堵」臨時防洪工程出現問題,而政府自2012年規劃興建的內港雨水泵房,至今仍不見影⋯

馮瑞權撤職罰停退休金四年 梁嘉靜停職130日 2018年04月11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5993

【處分出爐】強颱風「天鴿」去年重創澳門,造成10人死逾200人受傷,經濟損失至少114億澳門元。在為查明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下稱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及前副局長梁嘉靜,於2017年8月23日颱風天鴿⋯

促儘快提交「天鴿」水浸車賠償方案 蘇嘉豪批評當局缺乏誠意承擔責任 2018年03月18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5625

「天鴿」風災事隔近7個月,當時廣泛地區水浸導致大量車輛受損,當中6,000多輛嚴重損壞至須報銷程度,政府曾承諾為受災車主提供新車稅務減免方案,並將以緊急形式提交立法會,唯至今仍無下文。新澳門學社⋯

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已退休 最嚴處分僅停收四年退休金 2018年01月10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4433

立法會辯論「天鴿」風災的官員問責及防災改善工作,提出該辯論的議員吳國昌要求政府交代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烏龍退休」事件。氣象局局長譚偉文表示,按《公職法》規定,公務人員達到相關退休條件後,可向部門⋯

「天鴿」風災 突發事件應對委無影? 馬耀權:民防屬應急體系最高級別 2018年01月4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4328

立法會召開口頭質詢大會,多名議員均就「天鴿」風災期間政府的救災表現,以及防災、整治水患等問題提出質詢。直選議員吳國昌質疑,「天鴿」襲澳期間,由行政長官領導的突發事件應對委員會中明顯涉嫌防災救災失⋯

8.23風災專案調查報出爐 建議對氣象局兩領導提紀律程序 2017年11月21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3465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發新聞稿表示,8.23風災專案調查委員會」已向行政長官崔世安呈交了調查報告。調查指,氣象局前局長及副局長的行為可能構成違紀,建議對二人提起相應的紀律措施。行政長官已提起紀律程序⋯

蘇嘉豪促特首承擔風災政治責任 高天賜批對氣象局投訴石沉大海 2017年11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3320

【施政答問】多名議員在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上就風災所出現的官員問責等問題提出疑問。其中直選議員蘇嘉豪批評,風災過後接近3個月,行政長官仍然欠澳門人一個交代,並逃避承擔作為特首的政治責任,「究竟而家馮⋯

城市規劃師林翊捷。
如何與水共存──風水與城規 2017年10月28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2987

「天鴿」風災已過一個多月,市況逐漸回復正常,但歷劫之後,澳門人對這片海洋感覺再不一樣。 常戲言,風水師是第一代的城規師。雖是戲言,卻不無道理。山為龍,水為脈,山為脈之源,脈行山之勢,古人據大自然⋯

促政府就「天鴿」風災問責 蘇嘉豪︰特首須負最高責任 2017年10月17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42741

823強颱風「天鴿」重創澳門,造成十死逾200人傷,經濟損失至少114億澳門元。議員蘇嘉豪認為,災前災後的一系列重大事故是人禍。他提出書面質詢,質疑突發事件應對委員會形同虛設,同時暴露政府管治存⋯

圖輯:歷劫之後 2017年09月12日|文:(攝影:華生、守門犬、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41913

經歷濠江海水洗刷的澳門,為整座城市襯托出一遍泥黃色的基調,任暴雨如何洗刷都無法回復原來的顏色。風暴過後,最好和最壞的都通通現形,當權者旨在儘快恢復生活的「正常」、重構管治的正當性,浮華繁盛的賭場⋯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溫水煮青蛙」的理論,當全球均溫一點一點地上升,然而我們繼續浸泡在溫水中。
「天鴿」還會再來! 2017年09月12日|文:陳俊明|https://aamacau.com/?p=41916

(編按|風災過後的反思:「天鴿」來襲,小城承受了極大的打擊,但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超強颱風一定還會再來;風災過後,澳門的樹木倒塌嚴重,關於如何種植,長春社給出了建議;風災後半段幾乎是垃圾之災,而⋯

市民處理垃圾的態度卻是造成今次「垃圾圍城」的核心原因。
「垃圾圍城」誰之過 2017年09月12日|文:陳俊明|https://aamacau.com/?p=41911

市民處理垃圾的態度卻是造成今次「垃圾圍城」的核心原因。攝影:守門犬一場風暴過後,市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停水停電的經歷,必然就是滿街堆成山頭垃圾的震撼景象;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風災過後短短兩天內已經⋯

顯然紮根未深。
樹木重植要預留足夠生長空間 2017年09月12日|文:蘇國賢、大蔥|https://aamacau.com/?p=41910

風災過後,澳門的街道遍地倒木,滿目瘡痍。根據民署的初步估算,位於公共地方的倒塌古樹超過20多株,全澳倒塌的公園樹及行道樹超過10,000多株,嚴重受損的逾4,000株,中等受損的逾9,500株⋯

澳門一直無休止地填海。
大海的能見度 2017年09月12日|文:川井深一(井井三一繪本書屋)|https://aamacau.com/?p=41912

天鴿過境之後,孩子說想再走一趟鄉村馬路外圍譚公廟的岩灘,想察探會否有擱淺的中華白海豚需要救援。我們在家中重新跑一次救助擱淺鯨豚程序,準備一些濕毛巾,帶著希望不會用上的心情上路。 強颱風之下的海洋⋯

倒灌的海水,把城市佔領為海洋,這會不會就是目前人們對「海洋」最鮮活的記憶。
海洋遠去 洪水到臨 2017年09月12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1909

「水已經淹上第六級樓梯了,怎麼辦?」 女人在電話中大叫着,此刻她已慌亂從地面走上閣樓,眼睜睜地看着樓下所有財物浸泡在水中。 即使打電話來求救,他也完全無法可施,只能囑咐她,一定要留在原地,千萬不⋯

九十年代起多次大型填海,澳門的海岸景觀已面目全非。圖為1987年從灣仔山遠眺澳門 (圖片提供:陳永漢)
「保護是為了反省」——專訪陳逸鋒 2017年09月12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1908

「文化」(Culture)一詞在西方,源於拉丁語「colere」,有「跟大自然互動」、「耕作」的意思,可見「文化」跟「自然」一開始就已密不可分。 若說「海洋文化」,更是如此。「參照國立台灣海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