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醫療團體在報章大字標題,刊登六份聲明誓要為專業「討回公道」,質疑中院判兩名鏡湖兒科醫生過失傷害罪成立理據不足,認為涉事醫生「並非誤診、漏診,只是未搵到病因」,並非有意識傷害病人卻要負上刑責⋯
對於醫務界連發聲明公開抨擊法院裁決,法律界除了嘩然,更憂慮一些錯誤觀點會擾亂公眾視線。有資深大律師及法律學者均指出,法院的裁決是建基於醫學鑑定報告,法官以自由心證判案但絕非亂來;中院處理上訴案主⋯
鏡湖兩名兒科醫生被判過失傷害罪成立,令醫務界一片愁雲慘霧,擔心在緊張的醫患關係底下,日後醫護人員會否動輒得咎,隨時被告上法庭。澳大法律學院副教授邱庭彪指出,澳門奉行大陸法,判例並不會影響日後其他⋯
醫務委員會舉辦兩場《醫療人員註冊制度》講解會,聆聽醫生及藥劑師的意見。多名醫生問及專業資格考試、實習、內地認證及過渡問題。有醫生憂慮,若每年一次專業試未能合格,將影響未來實習及執業的時程,建議當⋯
【即時關注】醫委會今早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幾項專業註冊制度的爭議性內容,這次調整不光涉及護士,其他本地大學畢業的工種如醫生、化驗、藥劑(若有)同樣適用。會議歷時三小時,比原訂時間超出一半才完成表決⋯
同樣是大腸癌,Flora丈夫去年十月離世。六神無主的她,慶幸那時聽朋友勸說,當機立斷要在英國留學的女兒回來陪爸爸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不致於終生抱憾。令Flora耿耿於懷的是,為何診治過程直至病人臨⋯
近年澳門癌症病人急增,從山頂醫院腫瘤科每天的擁擠情況就可以知道。有家屬目測,腫瘤科基本有五位醫生,平均每小時要看五十個病人。每天上來打化療的病友就更多,護士也只得四、五個。病友Linda說,「每⋯
沒有家族遺傳病史,平日自問身體健康,家裡剛迎來第二個寶貝女兒,年僅卅二歲的媽媽阿希(化名) 萬萬沒想到癌魔早已盯上了她,分娩後半年確診患上大腸癌四期,生命的轉折殺她一個措手不及:「初時會很失控⋯
在左邊大腿接上臨時洗血導管對日常生活真的非常不便! 首先,導管一定不能濕水,否則管口會受感染而發炎;其次不能用雙腳步行,怕拉扯到導管創口處而流血,有一次我以為導管和創口的情況穩定,「膽生毛」地橕⋯
在香港瑪麗醫院留醫期間,負責診治我的醫生團隊每天藉著抽血和驗血,跟蹤我的腎功能指數,即肌酐素的高或低。這個指標非常重要,一般正常人其指數大約為50-90,當指數達到100-200時,已顯示其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