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年,卡森女士發表了她的代表作《寂靜的春天》,以紮實的研究,發現當時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化學農藥,在殺蟲的同時,也傷害許多其他生命,導致鳥類大量死亡,影響了自然生態。卡森警告,春天將因喪失鳥鳴⋯
近年來館內蝠魟、鯨鯊、白鯨等大型海洋生物死亡事件頻傳、被台灣動保團體直指為「海洋生物墳場」的台灣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於民國89年,由台灣政府引進民間人力及資金,透過公開競標方式授予民間企⋯
2015年1月中,在香港的大澳發現了一隻受傷白海豚WL212,海豚尾部被船葉割傷,嚴重程度連專家們也是前所未見,何況是一般市民,震撼的影像經過主流媒體傳播很快惹起社會關注。 不同保育團體把握這個⋯
隨著保育意識的提升,市民大眾開始對動物應有的權益作出討論,目前國際上有不少的聲音致力於取締所有的動物園,同時反對任何捕捉野生動物的行為,包括救治牠們。不少人對動物園的印象就是一個個囚禁各種動物的⋯
書名:第一次學種菜 作者: 藤田智 譯者:瑜軒 出版社:楓書坊 種類:花草園藝 書中介紹了果菜類、葉菜類、香草類等八十種蔬菜的培育方法,每一種都有標上難易度,讀者可以自行選擇合適的蔬菜來種植。書⋯
受訪者:大葱、ANA 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是為了吃,因為肯定不夠吃!」種植班學員大蔥笑說。「是要讓小孩看到食物成長的過程,知道食物從哪裏來,不是用錢交換就有。」身旁的同學ANA也點頭道:⋯
剛剛過去的秋季,我們在《論盡媒體》的平台舉辦了「有機蔬菜種植工作坊」。開課第一節,導師和學員們討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甚麼是有機?」,現在似乎小學生也會瑯瑯上口:「無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然⋯
印象中關於澳門海洋的戲劇作品並不多,專門說給孩子聽的海洋故事還是頭一次。 兒童偶劇《石頭雨.海之歌》講述主角「牛牛」對海洋的求知及幻想:與花岡岩對話、聽貝殼訴說著古老的「精衛填海」傳說、娓娓道來⋯
近日,在FB上看到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99374)分享了一幅讓人很心酸的相片,是台灣一所小學的淨灘活動所發現的:一隻死去的海鳥的喙上套著一隻塑膠圈⋯
路環九澳隧道主體工程開標,工程造價由澳門幣約2.54億至5.4億,工期由900天至930天。建設辦表示,工程承建商每月需向政府提交施工環評報告及履行狀況,近兩年收到的報告均履行到環保施工措施,未⋯
觀鳥人士「小喬媽媽」說,路氹候鳥日漸減少,從前可拍攝到數十種鳥類,今日只能見到幾種;過往舒適悠閒小城生活,十多年間,已變成五光十色、人流擁擠、居民怨言四起的國際都會。她不禁慨嘆「見到澳門環境變成⋯
關注環境議題的青年馬留,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發覺九澳有問題:「當時是去鮑思高青年參加歷奇訓練,那裡的塵埃、空氣已經不是想像的好,周圍的枱椅也很容易鋪滿塵。」 以後差不多每年暑假,他都會重返那裡,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