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者言】寂靜的春天 灰濛的大地

024 用垃圾再填一個澳門 紙本月刊

文:論盡者言

網址:https://aamacau.com/?p=16831

時間:2015年04月16日 18:18

2015年3月澳門的天空

2015年3月澳門的天空

1962年,卡森女士發表了她的代表作《寂靜的春天》,以紮實的研究,發現當時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化學農藥,在殺蟲的同時,也傷害許多其他生命,導致鳥類大量死亡,影響了自然生態。卡森警告,春天將因喪失鳥鳴而寂靜,她呼籲人應與自然合作,毒害大自然等於毒害人類。

《寂靜的春天》可以說是開啟當代環保運動的其中一本開山之作。在世界各地,啟發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綠色覺醒。五十多年後,我們的地球環境變好了嗎?隨著世界各地爆發越來越多的各種環境事故、危機,我們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就以我們所居住的城市來說,只要不是心盲,所有人都會感受到小城環境的急遽惡化。二、三十年前的科幻電影,描述將來世界末日時的景像,其中灰濛濛的大地、塵埃遮天蔽日是常用的場景。但是我們想不到,這種場景在今天,已經快速成為真實生活中的常態。再加上五光十色的光污染、日夜不停的噪音、焚化爐的飛灰問題、垃圾掩埋場的超負荷。

除了居民的主觀感受,在官方統計中,亦清楚顯示環境的惡化。從已公佈的2013年環境統計年報中,看到空氣質量不良的日數按年顯著增加。水坑尾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路邊監測站有61日錄得微細懸浮粒子(PM2.5)測量值超標。氹仔高密度住宅區空氣質量屬「不良」的比例最高,達19.3%;而曾經是澳門人自然休憩地的路環,一般性監測站空氣質量為「良好」的比例亦按年下跌8.3個百分點。全澳全年有84日錄得酸雨,按年增加11日,也是另一個警訊。在污水方面,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總懸浮固體及油脂的日均值超出排放標準;路環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及總懸浮固體日均值超出排放標準。

面對環境危機,澳門政府如何應對?我們不能說完全沒有反應,至少在特區政府成立接近十年時,成立了環境保護局,並推動完成本澳首個《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規劃文本口號是「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環保局曾經對這個《規劃》在2012年的環境狀況做出近期實施及成效評估,得出的結果竟然與公眾印象及官方統計大相逕庭。該報告指出:在《規劃》近期考察的9項規劃綠指標中,6項指標優於規劃預設目標值,只有1項指標未達規劃目標值,2項指標數據從缺。亦即,環境改善的程度,遠遠超過規劃的指標。

難怪,有人將環保局戲稱為「環保宣傳局」。於是,我們看到的是,環保局推動各種各樣的環保宣傳計劃、活動,開發各種奬勵、資助項目,舉辦各種號稱環保的展覽。這是直面環境問題嗎?其實並沒有,就算是宣傳,我們要的是怎樣的宣傳?正如規劃文本的宣傳口號「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甚麼是綠色生活呢?綠色生活應該是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方式,包括新的生產方式和新的消費方式。但是,在目前發展主義掛帥的社會,在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的主流下,我們看不到環保局在宣傳上、行動上敢於質疑的勇氣。

補破洞式的環保措施,讓規劃遠遠跟不上環境惡化的速度。就以上述的規劃成效評估為例,雖然自2012年7月起,加入微細懸浮粒子(PM2.5)觀察值後,空氣污染指數大幅超標。但據環保局報告,環境空氣質量年達標率達到99.5%,是因為該局仍以舊標準評估。環保局投入不少公帑,資助這個、奬勵那個,到底有否為自己的這些措施做過成效評估呢?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整理了本澳存在的一系列嚴重環境問題。我們要求執政當局認真反思,改變發展主義掛帥的施政模式,為子孫後代留一片青山綠水的環境,才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對所有澳門居民發出警號,認識環境惡化的嚴重性,從而刻不容緩付出行動,避免全民承受環境破敗無法挽回的惡果。

訂閱每月紙本